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协议解读:破解两岸经贸合作标准认证不一致难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2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 吴济海)海协会与海基会22日在台中签署《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两岸相关专家和业界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这项《协议》有利于逐步消除两岸经贸中标准认证不一致等技术性障碍,使两岸经贸关系更为密切和便捷化,也有利于提升两岸产业竞争力,确保两岸消费者的权益。

    根据这项《协议》,两岸将在标准、计量、检验、认证认可及消费品安全等方面进行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认为,这项《协议》为两岸相关行业和主管部门提供了一个合作、协商和信息交换的平台,是两岸进一步加强经贸往来和深化合作的重要基础性机制。

    近年来两岸经贸发展日益密切,大陆现在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去年两岸贸易总额超过1300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近1000亿美元。但在贸易往来中,两岸产业界常常面临标准规格及检验认证程序等方面的技术性贸易障碍,这给两岸业界尤其是台湾产业界造成很大影响。

    新的《协议》为两岸产业界解决上述贸易障碍带来了“曙光”。《协议》指出,两岸将开展标准信息交换,并推动两岸标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两岸贸易中商品检验合作与磋商机制,开展商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合作;沟通两岸认证认可标准和程序,共同推动两岸新领域认证认可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推动两岸认证认可结果的互信等。

    “《协议》顺应了两岸产业界的需求。”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合作部主任薄昱民说,减少因标准差异所带来的影响,简化两岸贸易中的认证检测程序,逐步消除两岸的技术性贸易影响,实现合格评定结果的互信,将有利于两岸的产品互通。

    台湾华聚产业共同标准推动基金会董事长陈瑞隆认为,《协议》为两岸贸易增添了协商和沟通的机制,有助于两岸企业节约费用和时间成本,从而提升两岸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业界专家认为,《协议》提出的积极探索和推动重点领域共通标准的制定等合作,有利于两岸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通过加强标准合作,掌握国际市场先机,“共赚世界的钱”。

    张冠华说,对于半导体照明、太阳光电、平板等尚未形成国际标准的新兴产业,两岸如果能通过合作发展出两岸的共通标准,并以此先于欧美等地推动国际标准的形成,将极大地提高两岸产业的竞争力。

    此外,陈瑞隆认为,随着两岸贸易和人员往来的频繁,食品和工业品的品质和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两岸人民的普遍关注。“此次两会确认了在消费品安全和检验认证方面的合作,这对确保两岸消费者的权益有正面作用”。

    “总的来看,《协议》的签署,顺应了两岸产业界的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保障两岸消费者的权益,分享各自发展成果,真正为两岸人民谋福祉。”薄昱民说。

 
 
 相关链接
· 两会签署两岸标准计量、农产品检疫船员劳务协议
· 台办:有望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问题交换意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