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铁路保增长促发展:在金融危机中彰显"中国速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记者齐中熙)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铁路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在铁路建设、技术创新、运输经营、对外合作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金融危机中彰显出“中国速度”,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9年12月31日,福(州)厦(门)铁路正式开通。这是一列货运列车从福厦铁路福州火车南站缓缓驶出。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铁路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在铁路建设、技术创新、运输经营、对外合作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金融危机中彰显出“中国速度”,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加快建设有效确保增长

    2008年10月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中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到扩大内需上来,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此种形势下,长期运能不足,且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的铁路,成为拉动增长、确保稳定的重要支撑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铁路部门紧紧抓住铁路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加大投资力度,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2009年,铁路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0亿元,创历史新水平;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比上一年增加2650亿元,增长79%,是我国铁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投产新线最多的一年,超过“九五”和“十五”铁路基本建设投资总和。

    2009年11月21日,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屋面最后一根钢梁安装完工,虹桥站结构封顶。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是我国京沪高速铁路的终到始发站。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新开工建设线路遍布大江南北:上海-杭州、南京-杭州、杭州-宁波、南京-安庆、西安-宝鸡等客运专线相继开工建设;

    ——在建工程项目进展顺利: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基础工程进入了收尾阶段,哈尔滨-大连、上海-南京客运专线线下工程基本完成,北京-石家庄、石家庄-武汉、天津-秦皇岛、广州-深圳(香港)、南宁-广州等区际大通道项目加快推进;

    ——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宁波-台州-温州、温州-福州、福州-厦门等客运专线相继建成通车。特别是12月26日,世界上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的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成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大规模建设不仅为我国铁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注入了持久活力。

    2009年11月11日,全国铁路实施2009年第三阶段列车运行图。这是一位旅客在青岛火车站售票大厅查看列车运行路线。2009年铁路部门统筹新增和既有运力资源,先后3次调整列车运行图,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增加动车组开行数量,运输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便捷运输盘活人流物流

    2009年铁路部门大力强化客货营销,加强运输组织,最大限度地盘活了人流物流,既有效实现了自身的增运增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客运方面,铁路部门统筹新增和既有运力资源,先后3次调整列车运行图,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增加动车组开行数量,运输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创新售票组织,扩大席位复用和票额共用范围,推广联程、往返和异地客票发售,强化客流旺季旅客运输组织,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货运方面,加强大秦线、侯月线和东北、西北、西南区域运输组织,通过增配和谐型大功率机车、优化调整车流径路、提高分界口能力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区域间运输能力特别是入川能力,为西煤东运和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重点物资运输及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运输保障。

    国际金融危机一度为国内部分企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为将危机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铁路部门积极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和路企直通运输,深化大客户战略,为一大批国有、民营企业走出困境、加快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铁路部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社会效益第一,全力保证了煤炭、石油、粮食、灾后重建等重点物资运输。在运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通过优先安排运输计划、优先配置车辆、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卸车等,把90%以上的运力用于煤炭、粮食、冶炼、农用物资等重点物资运输。

    目前,占全社会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钢铁及冶炼物资是由铁路运输的,确保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200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5.25亿人次,同比增加6321万人次;货物发送量完成33.20亿吨,增加6113万吨;总换算周转量完成33118.06亿吨公里,增加233.17亿吨公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动“引擎”助推经济发展

    据测算,铁路建设投资每完成1万元,需要水泥2吨、钢材0.32吨、人工25个工作日。2009年全国铁路完成6000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按照上述比例,铁路部门共需用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能够提供600万个就业岗位。

    “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沿线劳动力,大量采购当地原材料,直接带动了当地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相关资源的开发。据不完全统计,铁路投资的40%左右将直接通过材料费、人工费、人员消费等方式留在当地,对沿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

    已经进入第三个建设年头的京沪高速铁路,取得了“攻坚之年”的全面胜利。2009年,京沪高铁全线年度完成投资640.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224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6.2%。在全线1318公里的建设线上,已有700多个施工单位、12万多名建设者连续奋战数百个日夜。在未来的建设中,京沪高铁还将为铁路建设工人和沿线百姓提供持续的数以十万计的岗位,可提供稳定的、可观的经济收入来源。

    王勇平指出,铁路建设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可分为两部分:以京沪高铁为代表的在建线路工程,体现的是铁路建设投资本身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人民群众就业的作用。而以武广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为代表的开通线路,体现的是铁路建成通车后,运输能力增加和行车条件改善带来的运量增长、运输费用降低、客货在途时间节约等由旅客货主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

    不仅如此,新开通线路还产生了巨大的“转移经济”效益,通过缓解运输“瓶颈”制约,改善投资环境,对房地产、旅游、餐饮、服务等产业发展带来拉动效应。相对于直接经济效益来说,这种“转移经济”效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正式开通,开启了旅客“陆地飞行”的新时代。这条大动脉通车运营后,武汉到广州间旅行时间由原先的11小时缩短到3小时,长沙到广州直达仅需2个小时,满足了旅客对快速、安全、舒适、便捷和准时的要求,沿线多年来春运“一票难求”的问题也将得到有效缓解。

    武广高铁极大地释放了既有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有效缓解了铁路对煤炭、石油、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的“瓶颈”制约,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武广高铁还开启了珠三角、长株潭、武汉城市群的跨区域“同城化”时代,为带动“武广经济带”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铁路的加快发展还带动了机械、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一条产业链的发展,显示了产业链长、投资拉动大的效应。据测算,铁路投资与相关产业最高有1∶10的拉动效应,2009年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可以产生数万亿元的经济拉动效应。  

 
 
 相关链接
· 铁路货运8个月来首次同比增长 反映经济持续回暖
· 铁路加快建设步伐 做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 铁道部:建设和谐铁路 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贡献
· 中国铁路建设以上万亿元投资的支撑拉动经济增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