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从援建到共建——汶川地震灾区对口援建见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5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5月11日电(记者 陈健、江毅、杨三军、黄毅、苑坚)两年来,从援建到共建,汶川地震灾区从废墟中重生。近日,当记者再次踏访灾区的土地,看到的是一张张坚毅的面孔,一群群不屈的人们。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在灾区大地上描绘着一幕幕气壮山河的画卷。

    汇聚五湖四海的力量

    “举全国之力!”震后仅仅一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10万援建大军迅速奔赴四川、甘肃、陕西的19个重灾县;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擦干眼泪,从废墟上坚强站立,与援建者手牵手,共建新家园。

    来北川后相当长的一段日子,山中湿冷的气候加上水土不服,山东烟台援川指挥部副总指挥张耀征患上了关节炎,每晚裹着护膝在酸痛中入睡。他所在的北川县白坭乡震后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张耀征很庆幸自己在电脑里存放了一部电视剧《长征》,在白坭援建的日子里,这部《长征》成了他的精神食粮。

    “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感觉。”张耀征说,红军长征曾走过灾区这片土地,这里的山山水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那段最艰苦,也是最伟大的历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援建者,我要对得起先辈们洒在这里的鲜血。”

    当来自广东珠海的工程专家张彤拄着拐杖爬上汶川县绵虒镇附近的一座山峰进行观测时,身边很少有同事知道,此时他正忍受着锥心般的疼痛。由于援建中意外骨折,张彤的右小腿里夹着一块钢板,四颗螺丝钉在小腿骨上。因为经常拄着拐杖到工地上走动,钉钢板的一个螺丝松动,脚踝处擦出鲜血。

    然而,张彤认为这些痛苦是他必须忍受的:“不站在这里,不亲眼看到这里的一切,我永远也无法想象这些年来西部的人民做出了怎样的牺牲,并以自己的资源、人力默默支持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现在东部先富起来了,支援西部是我们的责任。”

    抱着这种信仰的张彤被珠海援建者称为“拼命三郎”。他每天不到凌晨3点不回宿舍,可一大早又走了,以至于初到汶川的一个月,他与隔壁的同事居然连一面都没见上。

    年青一代在灾区成长

    信仰是一种需要传承的力量。在援川的“80后”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信仰正在年青一代中成长、绽放。为了援川,有的年轻人几次推迟婚礼,有的年轻人甚至夫妻共同参与援建。

    青川县营盘乡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全县唯一不通公路的乡。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偏远乡,“援建夫妻”徐世卿和陈芬芳的事迹却家喻户晓。

    来自浙江临海市的徐世卿原本打算在2008年底结婚,但得知市里要选派干部入川援建,他在第一时间提出了申请。在临海市汛桥中学任教的未婚妻陈芬芳起初并不同意他入川,然而看到徐世卿决心已定,她只说了一句话:“我们把结婚证先领了吧。”

    没想到,这个要求却遭到徐世卿的反对:“灾区很危险,现在还余震不断,我不想……”谁知陈芬芳更坚决:“必须把结婚证领了,让你去了也多一份牵挂!”2008年9月2日,临海市援建队伍动身入川的前一个小时,这对伴侣匆匆领了结婚证。

    渐渐地,营盘乡成了徐世卿与陈芬芳夫妻俩互通电话时的一个主要话题。陈芬芳也就知道这里缺老师。2009年春节,徐世卿利用回家的机会与陈芬芳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随后,两人一同来到了营盘乡,陈芬芳成为营盘乡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从那一天起,营盘乡的乡亲们经常可以看到小两口“夫唱妇随、妇唱夫随”的身影。山区路远,徐世卿就陪着陈芬芳走几个小时山路做家访;乡里发生流感时,两口子又在晚上赶到医院守着学生们输液。

    营盘乡小学校长丁绪国说,徐世卿和陈芬芳小两口共同投身灾后重建工作,让我们看到了“80后”年青一代的精神风貌。与徐世卿和陈芬芳一样,两年来,千千万万的年轻人放弃在物质条件充裕的城市享受生活,选择到条件艰苦的地震灾区,书写出不一样的青春。

    播撒灾区重生的希望

    青片乡是北川最偏远的乡,也是整个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群众最为集中的地方,震前活跃在当地五龙寨的羌族歌舞队是杨华武和许多羌族人心中的文化之“根”。

    “地震后我赶回村里,看着摇摇欲坠、空空荡荡的五龙寨,我的心都凉透了。”对于杨华武这位羌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北川羌族艺术团团长来说,虽然老百姓的吃住都安顿好了,但没有人敢想明天会怎么样。歌舞队也散了,所有青壮年都出去找工作了。羌族的文化传承主要靠言传身教,人都散了,羌族的文化怎么办?

    就在杨华武陷入绝望之际,山东威海的援建队伍开进了青片乡。得知这里曾经有一只羌族歌舞队后,威海人当即决定紧急支援60万元资金,帮助杨华武重建羌族艺术团。

    杨华武这样形容听到这个消息时的第一反应:“我整个人就像被打了一支强心针,跳起来就去翻电话本。我当即给乡上立下军令状,10天之内将歌舞队的人全找回来。”

    很快“重建羌族歌舞队”的消息就飞越了崇山峻岭,传到了四散各处的正河村羌族人心中。不到10天,40多个歌舞队员,包括那些已经在外找到工作的,纷纷翻山越岭回来寻找自己的“根”。

    从2008年7月1日起,重新组建的羌族艺术团开始了艰苦的训练。虽然每人月基本工资只有600元,可演员们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排练,一直到晚上11点,练了26天。

    杨华武清楚记得重建后的羌族艺术团第一次外出进行慰问演出的情景:“那是7月27日,我们早上6点就起床出发了,带着从废墟里找出来的、老乡家借来的羌族服装,先坐船、再走路、再坐货车,直到晚上11点过才进了擂鼓镇。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次出去意味着什么,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着传承羌族文化的使命。”

    羌族艺术团7月28日在擂鼓镇的第一场演出空前成功。炎炎烈日之下,简易的室外演出场已经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杨华武在一旁揪心地看着,生怕演员们受不了高温而晕倒在台上。但是艺术团的姑娘小伙个个抖擞精神,赢得台下山呼海啸般的喝彩。

    在演出进行到一半时,突然暴雨倾盆,但现场没有一个人离去,甚至没有一个人打伞。演员们在大雨中演着,观众们在大雨中拍着手,一种莫名的情感在人群中涌动,掌声甚至盖过了风雨声。此刻,站在暴雨中的杨华武已经分不清脸上淌下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事后,杨华武说:“在我们的文化面临断层的时候,是威海援建者给了我们希望。这不仅仅是资金支持的事,这是威海人民的一片心,我们要加倍努力。”

    共建灾区美好的明天

    “三年任务两年干,甘洒热血建青川!”这是浙江援建者道出的心声。“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这是青川受灾群众喊出的口号。两年间,援建者和受灾群众一道,共建新家园,是地震灾区随处可见的场景。

    青川一片空出的板房学校,如今挂上了“江山白菇”高效栽培示范园区、技术培训基地的牌子,原本需要拆除的板房变成了菇棚。走进板房,只见房间里整整齐齐码放着的菇袋里,冒出了一株株“江山白菇”。在浙江省衢州市援建下,白菇将成为青川县马公乡农户未来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浙江衢州援建指挥部农艺师郑雪良说:“我们建立园区的目的,就是通过技术培训和带动示范,帮助受灾群众发展产业,为灾区插上腾飞的翅膀。”

    39岁的马公乡朝阳村村民李远华架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他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村里正为将来的产业发展发愁,当听到有新技术学,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现在,李远华一家四口已经搬到了技术示范园区,他和妻子在园区里学技术,每月每人还有1000元的工资。

    “现在主要在园区内学好技术,自己摸索着种植一些,以后准备种植几万袋。合作社已答应提供优质菌种,还给予免费技术指导,并且以保护价包销产品。”李远华的打算还有很多,包括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致富。

    马公乡三台村村民何立海听说衢州援建者将建立技术示范园区的消息,第一个到乡里报了名。他与李远华一样也有两幢“江山白菇”板房生产车间,边学习边生产。何立海说:“有了对口援建的帮助,我们再加把劲,一起把灾区建设起来。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相关链接
· 汶川地震两周年—四川银行机构积极支持农房重建
· 从四川汶川到青海玉树:两个地震灾区的守望互助
· 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们,你们还好吗?
· 黄华华:广东援建汶川地震灾区目标基本实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