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十一五"民生报告:"以人为本"写出沉甸甸的"答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记者 张旭东、杜宇、徐博、何雨欣)近日的一股冷空气令东北地区气温骤降,但长春市吉盛小区的居民张友良却不再为今年过冬所担心——他住的楼房已穿上了御寒的“棉袄”。

    原来,长春去年冬天遭遇了几十年来的寒冷天气,群众的保暖问题凸显。从今年5月起,长春市启动了大规模的“暖房子工程”,为上千栋老旧楼房外墙加固保温板,让百姓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暖房,暖心。再冷的天,也不怕了!”张友良说。

    在步入“十一五”规划第5个年头的金秋里,如同“暖房子工程”一样,五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工作中,“以人为本”这条红线贯穿始终,无数个民生工程顺利实施,书写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情动神州,温暖人心。

    民生投入兑承诺

    5年之前的中国,经济增速已连续3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8万亿元,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中国正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成为13亿人的新期待,也成为党和政府这五年来的工作重心。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以及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国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的承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同时,明确了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并要求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加基础上逐步增加中央政府投资规模。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这成为‘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政府也在由增长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即民生型政府转型,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解决民生问题之中。”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大蛋糕的分配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逐年增大,让人感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

    ——社会保障支出,从2006年的2010.02亿元到2010年预算安排3185.08亿元,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连年递增;

    ——教育支出,从2006年的536亿元到2010年预算安排2159.9亿元,一年一个新台阶;

    ——医疗卫生支出,从2006年的138亿元到2010年预算安排1389.18亿元,连年实现跳跃式增长;

    …………

    这一笔笔“真金白银”,直接促动着“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增加,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庄严承诺。在经济增长放缓、财政收入困难的情况下,民生投入持续发力,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断深化。

    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投入重点放在加大社会保障改革力度、建设保障性住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民生事业上。

    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一度困难,但民生投入不减反增。与全年财政收入划出一条先抑后扬的曲线相比,民生投入却是一条振奋人心的上行线: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增长31.7%。

    民生改革固根基

    “十一五”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走到一个重要关口:一方面,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看病难、住房难、上学贵等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按照经济学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那块最短的木板长度。民生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

    “改革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其着力点之一就是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副司长连启华说。

    2006年召开的两会上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关系重大的民生改革措施,推动中国经济航船从过多地关注经济发展转向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

    从今年1月开始,吉林省东丰县双庙村农民尹学家每个月都能领到55元钱。

    “这是我的养老金,多亏有了新农保。”今年63岁的尹学家乐呵呵地说,“给农民发养老金,这是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

    正在全国3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试点、覆盖1.3亿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只是“十一五”期间出台的众多民生改革措施之一。

    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重要原则,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年来,我国民生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这不仅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更是回应民意、惠及民生的教育改革路线图;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筹备就绪,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公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顺利实施……酝酿多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着手从体制机制层面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宏观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在遏制投机性购房的同时,有关引导市场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一系列措施,将直接惠及中低收入群体;

    在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快速推进,有望于“十一五”末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在城镇,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转移;

    ……

    从医疗卫生改革到完善教育体制,从增加居民收入到扩大社保覆盖面,一系列民生改革举措的出台扫除了阻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

    民生答卷暖人心

    民生,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生活尊严。

    “从2010年起,每月的退休养老金又涨了170元,已达到1600多元,与2003年刚退休时相比,养老金涨了两倍。” 对于家住烟台市芝罘区的退休职工王丽娟来说,养老金上涨不仅是收入的增加,更感到了党和政府温暖的关怀。

    2009年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连续第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尽管遭遇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党和政府始终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倾力改善民生。

    “十一五”规划期间,无论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几年,还是遭遇金融危机冲击的后半段,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实现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始终是党和政府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的工作宗旨。

    虽然尚未“收官”,但综合专家观点来看,“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民生指标总体将实现预期目标,甚至不少指标已是提前完成。

    具体来看,各项民生指标进展不断提速,老百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

    ——2006年到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均高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5%的目标;

    ——2006年到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长1100万人以上,若算上2010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38万人,已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5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的目标;

    ——2009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低于“十一五”规划提出5%以内的控制目标;

    ——2009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过4亿人,再加上新农合8.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超过12亿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

    ……

    “这五年,是一个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五年,是着力改善民生、着力破解难题的五年。”胡鞍钢说,“当然,民生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社会事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发展,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亟待破解。”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

    即将挥别的“十一五”所书写的“答卷”,定成永恒记忆,铭刻史册;

    继往开来的“十二五”所勾画的“民生蓝图”,必将浓墨重彩,更为可期。

李克强在湖北着重就改革发展和民生工作考察调研

    9月6日至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湖北省考察工作。这是9月6日,李克强在武汉市黄陂区陆咀村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新华社武汉9月8日电(记者 车玉明、黎昌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在湖北省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力度,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使政府公共服务向基层倾斜,实现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九月的荆楚大地,天气依然炎热。6日至7日,李克强先后来到武汉市、鄂州市,深入基层医院、城乡社区,走进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着重就改革发展和民生工作进行考察调研。 >>>详细阅读

“十一五”成就巡礼: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步伐加快

    2010年,贵州省湄潭县农民黎文学家里有了一件大喜事。全家6口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再也不用住在破烂的木板房里,70岁的黎老汉直说这是“做梦也没想到的事”。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民生,“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沼气工程等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像黎老汉一样,千千万万的农民从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中得到实惠,有农民这样形容如今的幸福生活:水、电、路、气、房,样样都加强。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饮水不安全问题突出,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计划解决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自2006年以来,国家累计安排此项工程建设中央投资590亿元,用于解决全国2.15亿农村居民及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人口计生委公布人口发展"十一五"终期评估总方案
· 在困难和挑战中奋力前行——回望“十一五”
·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作物航天育种工程全面丰收
· 我国多项措施加快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减排任务
· “十一五”成就巡礼:交通运输业发展快质量好
· “十一五”成就巡礼: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步伐加快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