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对外开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1日   来源:统计局网站

    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组织,面向世界互利共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我国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很少。70年代初,随着中美、中日建交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有所转变,中国的国际交往有所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倡导和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为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认真履行大国义务,面向世界,互利共赢,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声音日益被国际组织和世人所关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1980年4月和5月,我国分别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多年来,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一直保持广泛而富有成效的合作,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新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体制中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也为世界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新中国进一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新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中国积极兑现“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市场开放,积极参与多边谈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广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认真履行负责任的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实现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了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欧会议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区域性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组织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区域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我国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由贸易区,涵盖了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与东盟签署并实施了自贸区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议,促进了“10+1”、“10+3”机制的深化。自由贸易区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平台。

    对外开放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和活力,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显著提高,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新中国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展望未来,推进对外开放的任务仍十分繁重。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十七大确定的对外开放的路线方针,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性经济体系,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1]服务贸易数据来源于商务部网站。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服务贸易数据不包含政府服务。

    [2]来源于商务部网站。

|<<   上一页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