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以就业为导向打造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升级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4-28 17:47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西宁4月28日电(记者 庞书纬)青海省按照“招生跟着就业走,办学跟着市场走”的思路,积极推进全省高等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以促进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就业为导向,“倒逼”高校改革。仅2013年,青海省共减招、限招、隔年招、停招150个就业率偏低的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8%……

    招生跟着就业走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除西藏之外面积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一半。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历史“欠账”太多等原因,青海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滞后,目前省内仅有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三所高校。除师资差距外,专业结构不合理、“长线专业”过多、理工科应用型专业薄弱等问题,更是青海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短板”。

    2010年开始,青海省陆续提出“招生跟着就业走,办学跟着市场走”“办学围绕社会需求转,教师围绕学生成才转”等要求,积极适应省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形势,对高校专业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青海省教育主管部门除对就业率持续偏低的专业实行减招、限招、隔年招、停招等措施外,青海高校还着力加强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建设,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冶金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实行增招扩招。

    统计显示,从2010年到2013年,青海省登记高校毕业生43136人,其中37460人实现就业,平均就业率近87%。

    “因校制宜”抓就业

    据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海平介绍,在青海高校毕业生中,少数民族约占42%。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青海成立最早的高校,青海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和贫困学生多,‘长线专业’的比例高,在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专业调整必须‘因校制宜’。”青海民族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部主任董占明说。

    22岁的藏族大四女生南卡措,就读于该校外国语学院2010年刚刚开设的“藏、汉、英三语特色班”,如今她已经通过了英语四级、六级考试,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藏、汉、英三语的读写和翻译。

    “我觉得所谓‘史上更难就业季’对我的影响好像不明显,现在已经有三四家用人单位有意让我去工作。”南卡措说。

    据董占明介绍,除专业结构调整外,青海民族大学从2010年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将学科分为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几大类,前两年基础课“打通”,大三时再让学生根据自身职业规划选择专业。

    “‘大类招生’让学生培养模式更加科学,学校生源质量也随之提高。2013年,我们学校第一志愿率达到90%以上,志愿率几乎达到100%。”董占明说。

    青海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谢锟告诉记者,从2011年起,学校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合作,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体验等进行追踪调查,并据此对现有60多个专业进行“就业前景分类”。

    “这样可以减小因相关老师个人经验局限而在就业指导中存在的偏差,同时降低专业结构调整中可能存在的盲目性。”谢锟说。

     动态调整机制正在建立

    2013年底,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2013-2015年青海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布局及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规划》,提出到2015年,青海省将初步建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形成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

    “社会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专业结构调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董占明说。

    根据《规划》,到2015年,青海省三所高校还将减招、限招、隔年招、停招70多个专业,同时新增14个专业,扩招28个专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认为,作为青海省唯一的“211工程”大学,青海大学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可以进一步加大,从而集中力量打造高原医学、盐湖化工、高原农学等一批“拳头专业”。

    《规划》还对青海三所高校提出了各自定位:青海大学为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为应用型综合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则为综合型民族大学。

    相关专家普遍认为,上述改革,可以更好地解决目前高校存在的“趋同性”问题,让高校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

    “应用型大学是未来青海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应用型大学究竟怎样办,怎样办出民族地区特色,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谢锟说。

责任编辑: 王欣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