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金融服务三农,现代农业指日可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4-17 14:47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会议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对于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4月17日《新闻晨报》)

    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它的荣辱兴衰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成败。但在现有语境下,农业的发展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资金的制约,许多有能力、有想法的农民因为经济的掣肘而不能“大展拳脚”,最终影响了农业发展后劲,削弱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于此来讲,国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来确定金融服务“三农”的发展措施,这既是对当下农业发展困境的正面认识,也是改善农业发展方式的有力保障。而从转变农业发展观念上看,金融服务向“三农”倾斜,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其正向意义不容忽视。

    一方面,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丰富,村镇银行的兴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民对经济服务的选择性,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不同的金融主体。一旦农村的经济之忧得到了解决,农民不再为农业资金的获取而大费周章,他们便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考量农业发展的未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上,这对提升农业发展机遇、提高产业竞争力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而在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发展领域的信贷支持,完善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这对那些相对保守的农民来说,无疑不是一针“兴奋剂”。在过往语境中,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往往顾虑重重,既害怕金融机构不能按时放款,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又害怕遇到其它突发状况造成农业减产,给贷款偿还造成无以复加的压力。于此而言,农业保险保费的完善,便从国家政策的高度免去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后续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丰富金融服务主体,发展农村金融普惠”要求的提出,其实也给金融行业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农业投入成本高且风险大的影响,农村金融一直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很多金融机构也因此不愿意将资金投放到农村,即便有少量愿意放贷的金融机构,其投放门槛也是高得让人心生退意。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要求金融市场向农村倾斜,这既是活跃农村金融市场,为农民提供多样金融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反哺农业,为其提供细致服务的必然体现。

    长远来看,如果金融能够对农业发展提供后续帮助及资金支持,现代农业的实现,必然指日可待。(张剑) 

责任编辑: 姜晨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