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落实的“粗中有细”来破解融资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1-20 09:34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部署促进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让困难家庭孩子拥有美好未来,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11月19日 中国政府网)

    “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并不仅仅存在于经济爬坡迈坎阶段的中国,它是企业和金融的一道领域共性题。其中尤以小微企业为甚。对于它们的融资帮扶,都是之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的重点。譬如在5月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有部署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而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则是此次常务会议内容的重中之重。

    融资成本问题的相关对策都很有针对性,要最终产生成效,还是贵在“落实”二字。其中,“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高屋建瓴的宏观思路。在此基础上,肯定会跟上更多细化的政策执行,从而打造“粗中有细”的多管齐下。这些都在此次常务会议上得到体现。

    “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是此次会议给出的一个颇为解渴的积极信号。存贷比是对银行流动性资金的要求,也是银行延伸自身弹性的一道“紧箍咒”。在存款和贷款都有相对比例的前提下,给予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就能在存贷款比例里做相应的扣除,这本身对于银行来说也是乐意的事情。这方面相应地松开“紧箍咒”,则更利于银行念出融资的“好经”。

    会议还提到“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更好向小微、‘三农’提供规范服务”。之前,市场已有先知先觉者进入到此领域来一展身手。其中首富马云就有过试水经验。阿里金融就曾通过视频技术和网络征信系统,尝试通过"网上微型金融模式"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对于那些缺少质押的小微企业来说,信用成了其可以依赖的融资成本。这种用虚拟资产来进行融资的互联网金融,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搭建。

    目前,担保类融资仍然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流方式,而介于企业和银行之间的担保机构、公司在现实中价值不可小觑。会议给出的“支持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发展”就为担保市场指明了方向。担保公司自身也想破解融资难的生存境遇,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造血”,可以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产生“活水”一片。当然,最终检验的办法依然是市场。

    “改进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实则考验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等融资的态度问题。大中企业是银行的香饽饽,是源于它们信誉好、利润厚。但银行不能完全盯着钱看,否则在社会责任和业界担当上可能就是欠账状态。打破“喜大厌小”的马太效应,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机制来进行倒退,银行在压力之下是肯定要有所表现。当然,这种行政式的方法最终目的还是对小微企业“扶上马,走一程”,它需要市场化的接力。

    此次常务会议说到的“支持跨境融资”,是有其他成功案例借鉴。从去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就有国内多家优秀企业从境外融资中获得了贷款。这也得益于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跨境借款业务的开启。需要指出的是,小微企业获得跨境融资是存在一定难度,不过上海自贸实验区的一些成功,也能给这领域的拓宽打开思维。

    融资是和金钱打交道,一旦有利益在其中涌动,就有可能产生遏制不规范收费、非法集资等推升融资成本。因此,此次会议提到的“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就十分重要。好的融资环境能够给企业风清气正的心态,这些道理很大,但还是要细化地去做。用如此的“粗中有细”来破解融资难,来增加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也就能更近距离看到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创业火种引燃了,要让它越烧越旺”之愿景。(吕涯)

责任编辑: 司徒宇乾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