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热潮助力中国经济度寒冬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2-15 12:11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近日,媒体援引伦敦咨询公司UHY国际最新报告称,自2010年以来,中国初创企业数量每年以将近100%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达到161万家。这一速度几乎是排在第二名的英国的两倍,也远远高于美国。国内有机构针对全球44个国家的近五万名公众所做的创业态度的调查研究也显示,中国的创业环境排在全球前五,且有85%的中国人有强烈创业意愿。

近年来,中国各项与创业相关的数据呈现一派红火迹象,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步入“寒冬”季的经济形势。因此,从政府高层到学界、商界再到普通大众,似乎越来越达成一项共识,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将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创业这驾“大马车”。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乐观,我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这一点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前三季度GDP增长6.9%,首次“破7”引发一片悲观情绪。距离2016年还有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预计四季度各项数据应该不容乐观。如此引发新一轮关于中国经济走势的大讨论,整个世界都在担心中国,一个曾经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的经济体,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跌,是否还应对它保有信心?

但是,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2015年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时所称,中国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形有波动,势仍看好”,为什么这么说?李克强总理在上个月为《经济学人》年刊《世界2016》所撰一文《中国经济的蓝图》中作了最新表述: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中国经济正在朝着更多立足内需和创新拉动的方向发展。创业创新蔚然成风,每天新增注册企业超过1万家。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整个工业,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正在以过去难以想象的方式拓宽中国经济的地平线。

最新数据证明了事实正是如此。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远超第一、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比去年同期高出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在创业大潮中,居民收入也实现了可观的增长。上半年我国不少省份居民收入增幅“跑赢”GDP增速,其中,上海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664元、13346元,均为全国最高。可见,尽管传统指数依旧疲软,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新兴指数却在发生着大变化。创业创新将在中国经济的企稳和转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国家将创业创新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在这里需要重申一下两大背景:就国内来看,在经济增长新阶段,面临经济结构转型,靠生产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经济不可持续,必须从要素驱动转到创新驱动,提高增长的质量,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从国际背景来看,凡是经济发展得好的国家,通常都是创新能力比较强、创业机会比较多的国家,当前我国对创业创新的强调顺应了国际上鼓励创业创新的总体趋势。

因此,从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今年6月《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发布,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创业创新陆续出台。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5月至今,中央层面已经出台至少22份相关文件促进创业创新,这些文件正在转化为放宽准入、减税降费、拓宽融资渠道等具体措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名投资者表示,目前的市场对创业者来说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创业环境和配套,除此之外,市场空间、政策红利、“互联网+”延伸出来的创业机会,使2015年成为大众创业的黄金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对双创的支持还在升温。例如,大众创业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和统筹力度,统筹安排各类支持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资金,加大对创业创新支持力度,强化资金预算执行和监管,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创业创新发展。

研究人士也认为,虽然经济不甚景气,但并非束手无策。越是经济放缓,越是踏踏实实创业的好时机。“传统引擎到了必须放弃的时候,下个10年最重要的动力是创新。”经济学家马光远这样说。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创新是经济增长最基本的动力,更是超额回报的来源。让千千万万个劳动者参与到创业创新中来,有利于提高市场活力与竞争程度,有效弥补政府投资的不足,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创业环境、创业氛围日渐完善和浓厚。也许,两年前的中国大学生们最关注考公务员、研究生;而现在,创新、创业成为了他们的新追求。也许,现阶段的中国经济还在“寒冬”中艰难前行,但是创业创新所迸发的热力活力动力预示着春天或将不再遥远。(朱菲娜)

责任编辑: 方圆震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