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焦供给侧改革之三
——深化改革尤需掌握“供需平衡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2-30 21:56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 韩墨、李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供给侧改革”成为海内外热议话题,不少专家和媒体对其含义深入探讨。与此同时,不少细心的海外媒体注意到,会议公报使用的准确提法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事实上是实体经济的一次重要回归……解决实体经济中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才是中国走出经济困境的关键,”新加坡《联合早报》在会后的评论文章中,特别提及供需相互平衡的问题。

供给和需求是硬币的两面。不少海外专家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明确信号是,中国将通过在供给端的锐意革新促进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需求侧管理,或者忽视需求对国民经济的作用。需求和供给正如两个齿轮,只有相互耦合、高效配搭,才能驱动经济引擎轰鸣向前。

一般来讲,需求端主要是人们常说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首先,从投资看,不少研究表明,面对产能过剩、库存增加、生产成本升高等局面,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确在递减,“大水漫灌”的强刺激之路已难以走通。但不可否认,投资依然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现阶段的任务是认清“病灶”,解决投资效率低下、方向偏差和方式粗放的问题。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多次指出,应该廓清“投资必然导致产能过剩、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可持续”这类似是而非的观点。他说,中国产业迈向中高端,城际交通网、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短板,绿色经济的培育以及城镇化的推进,无不需要资本的力量。

“现阶段我们还不能放弃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而重点在于有效投资,”林毅夫在今年11月的一次演讲中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必须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为此,有必要通过简政放权、破除市场壁垒和地方保护等供给端改革,让企业更加自主地分析产业动向,决定投资方向,把控投资风险,让资本、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进而解决投资低效、重复建设等长期难题,让资本的供需之间建立更为高效的交流通道。

不少海外媒体注意到,中央经济会议特别提出要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使劳动者更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一些海外专家指出,随着劳动力成本提升和人口结构变化,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但通过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资和资源投入,提升中国庞大劳动者群体的“软实力”,从而形成新的“人力资源红利”,驱动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其次,从消费看,一个宏大的“消费时代”正在到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12月29日说,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3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60%,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其中网络零售额预计达到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一。

规模的跳跃式增长、中产阶级的崛起、互联网动能的接入,让中国的消费结构迅速升级,更具个性和差异化的服务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方兴未艾。庞大的消费需求、蓬勃的市场活力又不断催生出新的创意和商务模式,带动整个服务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使服务业稳稳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对激发内需驱动增长和促进结构转型起到了显著作用。

不少专家也指出,进一步释放和引导有效需求,将有助于完成化解过剩产能、去房地产库存等供给侧改革任务。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罗斯对记者说,中国决策者提出的不少政策,是兼顾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体,比如通过放松对流动人口和房地产市场的管制,可以消解房地产的库存压力,建立更有弹性的经济,同时也因增加了群体的安全感而促进了消费。

再次,从出口看,世界经济不均衡复苏,致使外需步入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但货物贸易之外,中国的服务贸易、跨境电商和国际产能合作近几年长足发展。在高铁、核电等领域,中国正在建立自己新的比较优势,而成立亚投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都将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强大助力。与此同时,供给侧的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新机制的建立,必将进一步激发中国外向型企业的活力,从而发掘和对接新外需、新市场。

由此可见,突出供给侧改革,并不是要将供给与需求对立起来,而是强调辩证施治、综合管理、良性互动,让供需两端更好地匹配,从而提升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所说,中国致力于建立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相平衡的调控模式,扭转结构性过剩与短板共存的状况,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参与记者:帅蓉)

责任编辑: 林巧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