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海已建成或基本建成25个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达607亿元,目前9个开工建设项目推行平稳,工程安全质量受控。这是11日召开的上海市府新闻发布会上传来的消息。
焦扬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6年本市重大工程建设投资安排基本与去年持平,项目将重点安排以世博会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核心的重大产业项目、以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构筑和谐社会为中心的重大社会事业项目。
2005年重大工程建设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以洋山深水港区为标志,一批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服务全国能力继续增强
1.航运中心构架基本形成。2005年一号工程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按照“港开、桥通、城用”的节点顺利建成,通过国家保税港区验收,投入运营。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取得明显效果,10米深的航道从长江浏河口延伸到了南京,长江三角洲的水运通航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2.枢纽型项目推进加快。综合性陆上枢纽的“南大门”——上海铁路南站及配套工程基本完成,浦东国际机场第二跑道投入运行,浦东铁路南段工程和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同期建成。
3.网络交通项目建设初见成效。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快,“153060”目标基本实现。7号线按期开工建设,在建里程达165公里。4号线实现“C”字形通车,使运行里程达到123公里。翔殷路越江工程按期建成通车,中环线(浦西段)工程有21公里主线实现通车。
4.环境、能源项目建设节点达标。
二、以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一批高新技术、现代化装备、基础原材料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综合竞争能力继续攀升
1.精品钢铁基地骨干项目全面建成。宝钢集团3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2.化工主体项目建设推进顺利。90万吨乙烯工程、巴斯夫中间体聚四氢呋喃项目相继投入运营。
3.新一轮汽车产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4.上海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建设加快,浦东软件园三期按期建成。
三、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一批文化、科教、卫生、体育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取得成效
1.教育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复旦大学新江湾城校区建设初具规模,复旦大学光华楼按期建成。海事大学建设进展平稳,同济大学汽车风洞实验室正在逐步推进。
2.卫生、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多彩。上海旗忠网球中心建设按期完成。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如期建成,今年将正式投用。
3.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好戏连台。
4.世博项目积极推进。(记者 张晓鸣 田玲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