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将把免学杂费、免书本费、补助食宿的政策从义务教育阶段扩大到职业教育和学农专业,加大投入为农村培养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培养一批适应新形势的乡镇农村干部。这是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日前结束的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宣布的消息。他说,“教育”和“干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浙江将从教育、机构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角度入手,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行农村综合改革。
浙江的“三农”工作长期处于全国前列,连续21年农民年收入居全国各省区之首,目前该省已经有268个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8%,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差距更大。
吕祖善指出,让农民的孩子念上书、念好书,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根本之策,浙江将进一步落实经费保障机制,今年秋季起,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吕祖善说,今年起,将把免学杂费、免书本费、补助食宿的政策范围由原来的低保人群孩子扩展到农村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家庭的学生。
浙江省此次农村综合改革,除了农村教育改革外,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也是重点。据介绍,过去乡镇干部的工作重点包括催种催收、税费收缴、招商引资等,现在取消了农业税,原来的很多职能不再存在或日益淡化。而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镇政府职能还有很多缺位的地方。浙江省此次农村综合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改变“执法有人抢、监管无人干”的状况。通过建立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保障激励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机制,浙江将实现乡镇干部由经验型、权力型向学习型、服务型转变,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服务水准。
据悉,浙江的新乡镇政府机构将强化对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的监督管理职能,并根据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减少机构、整合资源,乡镇领导班子职数按照乡镇规模大小和工作需要一般控制在7—9人,精简富余人员采取转岗培训等多种途径妥善安置。吕祖善指出,乡镇干部考核应根据农村工作实际制定评价标准体系。
浙江此次农村综合改革将推行“三改革、一化解、一建立”措施,除了机构改革和教育改革,还包括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控制化解乡村债务,建立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等,走有浙江特色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道路。(方益波 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