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2日从海南省卫生厅了解到,今年来,海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了参合农民的受益面。五指山、琼海、东方、澄迈等市县的农民报销比例,已经提高到30%—43%。
海南省卫生厅副厅长严朝君指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关键在于让农民广受益,海南省有些措施在全国甚至是率先执行的。
据了解,农民到省级医院看病,使用的是城镇医保目录,这在全国来说,海南省是率先执行的。市县医院的报销重病目录,为让更多农民受益,也都增加30—100多种不等的目录。
除此之外,海南省扩大了诊疗项目范围,提高住院分娩补助额度。五指山市规定,住院分娩实行单病种限价———400元,全部从农村合作医疗中付费,也就是住院生孩子不花钱。其他市县也补助100元—250元不等。另外,还增加了精神病、常见慢性病等项目,放疗、化疗等特殊项目报销限制的规定也取消了。
提高个人账户资金提取比例,海口市参合农民个人账户从原来6元提高到12元,五指山市从7元提高到9.5元。特别是新开展的市县,个人账户资金都为10—12元。有关人员解释说,个人账户资金上的钱归农民家庭所有,参合农民可以拿这笔钱去门诊看病或买药,即使今年不用,资金也会累计下来。所以农民交的10元参合金,根本不用担心如果没有生病住院就亏掉,始终会留在个人账户里,归农民家庭所有。
大幅降低了起付线。尤其是一级医院(主要是针对乡镇卫生院)的起付线从250元—300元降到50元—100元,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农民留在基层看病,这样也能降低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封顶线方面,五指山市从8000元提高到1.5万元,海口市从8000元提高到1.2万元,三亚市从1万提高到1.5万元,多个市县都有所提高。
调整报销比例,如一级医院琼海市从原来的分段报销一律调整为报销60%,五指山市从50%调整到70%,海口市也从分段报销调整到55%。根据最新统计数字,通过系列措施,五指山市的农民报销比例已经提高到43.2%,东方市达43.17%,澄迈县也达30.69%,各市县均有提升。(张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