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转发了市委政法委和首都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要求全市进一步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工作,构建首都综治工作新格局。
《通知》提出了平安建设的工作目标:为首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康,为2008年奥运会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规范有序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祥和净化的城市环境。
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重点抓好五个体系建设:建立人民调解、治安调解、司法调解有效结合新的调解体系;坚持精确指导、精确打击,完善“严打”整治工作体系;落实平安奥运各项安保措施,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技术防范水平,完善首都科技创安工作体系;严格落实责任制,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重点抓好三项机制建设:建立社会调查、网上信息、社会舆情和敏感信息收集、分析、研判预警工作机制等对敌斗争工作新机制;建立对重点人群的管理机制,掌握社会面控制的主动权;建立反恐防暴应急机制,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主动权。
营造规范有序的经济发展环境,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加强对重点行业、重大危险源、公共聚集场所的安全监控和管理,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政法部门主动服务首都改革发展大局的能力。
营造祥和净化的城市环境包括:加强城市环境秩序整治,坚持依法、科学、从严、有序管理城市,全面提升首都城市管理能力,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小广告、黑车揽客、强乞强讨、无照经营等城市管理顽症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文明的道德环境;普及“人文奥运”理念,营造一流的人文奥运环境。
《通知》最后指出,要强化领导责任,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的领导。要坚持齐抓共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形成合力。要为平安建设提供人员和经费保障。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为首都平安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