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铁道部从4月18日零时起调整铁路运行图 增开列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18日   来源:铁道部网站

    记者从铁道部了解到,在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实施两周年之际和五一旅游黄金周到来前,铁道部从4月18日零时起调整铁路运行图,增开杭州--西安、西安--东莞东、信阳--上海3对快速旅客列车。

    此次运行图调整涉及宁西、京九、淮南、宣杭、宁芜、沪宁等线。

    增开杭州--西安快速列车1对,车次为K466/467次、K468/465次,经宁西、淮南、宣杭线运行,由上海铁路局担当。杭州站自4月18日起开行K466/467次列车,西安站自4月19日起开行K468/465次列车。

    增开西安--东莞东快速列车1对,车次为K448/445次、K446/447次,经宁西、京九线运行,由西安铁路局担当。西安站自4月18日起开行K448/445次列车,东莞东站自4月20日起开行K446/447次列车。

    增开信阳--上海快速列车1对,车次为K462/3/2/3次、K464/1/4/1次,经由宁西、淮南、宁芜、沪宁线运行,由武汉铁路局担当。信阳站自4月18日起开行K462/3/2/3次列车,上海站自4月19日起开行K464/1/4/1次列车。

    据铁道部专业人士介绍,一直以来,豫南地区和皖北地区都是农民工集中出行地,这些地区也是历史上交通不发达的地区。这3对快速旅客列车的开行,将充分发挥宁西线运输能力,也将极大缓解中西部地区与东南部地区之间客运能力紧张的状况,带动沿线县市的经济发展。(记者 高李鹏)

    从4月18日零时起,宁西线全线开通旅客列车,增开西安至东莞东、西安至杭州、信阳至上海3对快速旅客列车。今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与中西部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东南沿海地区旅客去大别山和古都西安将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西安铁路局增加西安至商南管内客车1对,结束了陕西商南地区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

    宁西线东起南京市,西至西安市,横贯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五省,穿越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带,是我国“十五”重点建设项目、西部大开发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特约记者陈万钧 陆应果 唐茹 通讯员孙勇)

                  铁道部要求十一前第六次大提速各项准备全部到位

    为确保今年10月1日前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到位,铁道部近日要求全路抓好提速基础工程改造和机车车辆准备工作,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将首次在既有提速干线开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以及时速120公里、载重5000吨货运重载列车。

    铁道部要求,在搞好提速基础工程改造的同时,加快线路平面改造等工程建设,如期完成京沪、浙赣线电气化改造工程。

    铁路部门将全力做好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运行试验,加快时速120公里提速货车的改造进度,确保安全可靠地投入运营。全路时速120公里货车目前已达到28万辆,通过加快改造和新造速度,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36万辆。

    目前,铁路部门正抓紧组织制定时速200公里条件下的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规章办法,同时还深入研究确定客货产品结构、列车开行、车流径路和编组计划的调整方案。

    第六次大提速将采用大量新技术和新设备。铁道部指出,要进一步抓好主要行车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集中培训,实行严格考核、持证上岗,确保干部职工素质适应新一轮提速的要求。 (记者 林晓莺)

[背景]

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两年来力促国民经济发展

    两年前的4月18日,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适时而出,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两年来,大提速的成效充分显现,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正一路高歌猛进。

    根据铁道部权威发布: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后,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分别增加18.5%和15%。

    铁路第五次大提速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一系列战略增长点通过大提速后的铁路干线网纵横连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第五次大提速推出了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的客货运输新产品。新增开19对Z字头一站直达特快列车,实现了大城市间的旅客快捷运输;增开最高时速达160公里的特快和快速行邮专列,以及冷藏、集装箱快运专列,实现了货物快捷运输。

    2005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1.54亿人,比第五次大提速前增长18.7%;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26.86亿吨,货运量增长连续两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

    目前,我国铁路完成的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运密度和换算周转量等主要运输指标均居世界第一位。

    第五次大提速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还表现在千方百计挖掘既有线路的运输潜力、扩大路网整体运输能力上。第五次大提速共安排大宗货物直达列车运行线181条,直达列车运输品类由煤炭、矿石和焦炭扩展到石油、钢铁、水泥和非金属矿石。目前,铁路已有333条大宗货物直达列车运行线。

    两年来,铁路部门运用挖潜扩能的技术手段和运输组织措施,在优化列车开行方案、调整运输产品结构、实行客车密集追踪、改革设备维修方式和劳动组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步。

    第五次大提速后,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路达7700公里,时速200公里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960公里。此前的1997年至2001年,中国铁路共实施了四次大面积提速,但时速160公里的线路仅有1104公里。

    如今,全国铁路时速120公里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达到22090公里,时速160公里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4025公里,时速200公里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达到5371公里,为进一步提高干线运输能力拓展了空间。

    目前,铁路正大力开展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准备工作,预计将于10月1日前准备就绪。(记者 林晓莺)

[评论]

向新的目标迈进

    2004年4月18日,第五次大面积提速顺利实施,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生产力达到一个新水平。中国铁路发展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第五次大面积提速是铁路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铁路实施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和重大突破。

    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实现了多方面重大进步:提高了列车运行速度,大幅度增加了提速线路资源;挖掘了运输潜力,提高了运输能力;优化了运输产品结构,提高了运输服务质量;转变了铁路运输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推进了科技进步,提高了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两年来,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带来了显著社会效益和良好经济效益,集中展示了铁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对加快中国铁路现代化意义重大而深远。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开局之年。为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尽快缓解运输“瓶颈”制约,铁路仍需从实际出发,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努力挖掘运输潜力。在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基础上,铁路结合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进行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向时速200公里---新一轮提速目标迈进,进一步提高干线客车运行速度,力争使我国铁路既有线列车速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当前,铁路各单位正统筹兼顾,重点推进,努力做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完成提速基础工程改造,如期完成京沪、浙赣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做好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运行试验;加快时速120公里提速货车改造进度,确保安全可靠投入运营;做好新《技规》的修订工作;深入研究确定客货产品结构、列车开行、车流径路和编组计划的调整方案;强化职工培训,确保人员素质达标。

    求真务实,走一条集约化经营、符合中国国情路情的跨越之路,正是铁路大提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的真正含义。我们相信,随着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实施,中国铁路将开启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相关链接
· 推出“限时”举措 服务全面提速
· “十五”西藏加大力度促使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速
·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今年“十一”前全部准备到位
· 铁道部要求强化运输组织深挖提效保全年运输目标
· 铁路六大干线提速 安全标准线建设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