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贵州省:“两基”攻坚任务提前两年全面完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9日   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

    2001年1月1日,当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宣布我国如期基本实现“两基”战略目标时,贵州省“两基”覆盖率还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0个百分点,在全国未实现“两基”的522个县(市、区)中,贵州占十分之一,在全国未实现“两基”的人口总数中,贵州约占七分之一。到2005年底,贵州实现“两基”的县由32个增加到84个,人口覆盖率从35%提高到93.88%,5年提高了58.88个百分点,“两基”攻坚任务比国家规定的时间提前两年全面完成,打了个翻身仗。

    在“十五”计划实施之初,为改变贵州教育严重滞后,不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贵州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心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作出了将原计划2010年基本实现“两基”的目标提前到2005年完成的重大决策,出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两基”攻坚的决定》,拉开了“两基”攻坚的大幕。“两基”攻坚列为“省长工程”和各级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各级党委、政府把“两基”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人、财、物各方面全力予以支持。

    贵州最大的省情是底子薄、基础差,财力十分困难,同样,贵州“两基”攻坚的最大难题是投入不足,经费紧张。为确保“两基”攻坚投入,贵州各级政府立足省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省上下采取了一些独特举措,多渠道、创造性、有成效地筹措了“两基”攻坚经费。

    一是确立节约攻“两基”的原则。石秀诗省长亲自下到农村调研,立足省情,提出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安全、牢固、实用、够用的原则,科学制定符合省情的“省颁标准”,仅此一项,全省实现“两基”攻坚目标的预算投入,一下子从按部颁标准测算的60个亿降到28个亿。节约如同创收,科学的测算大大减轻了财政的压力。

    二是明确各级政府投入责任,出台《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的决定》,并由石秀诗省长以省长令形式颁发全省贯彻执行,使各级政府筹集经费有章可循。五年来,仅省财政用于“两基”的投入就达10.4亿元;有关市(州、地)和攻坚县地方财政投入和多渠道用于“两基”攻坚的资金达29.1亿元。

    三是抢抓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机遇,规范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贵州省委、省政府规定,在中央和省确定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各县用于农村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50%,且不能用于发放教师工资等方面。据统计,全省每年用于农村教育的这笔资金可达4.5亿元左右,比过去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时最好的年份高出2.5亿元左右。各县积极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政策,并利用该项政策向银行贷款,把明天的钱提前到今天使用,投入农村中小学建设,还款来源明确、畅通,不存在举债投入“两基”的情况,为“两基”攻坚的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精打细算用好国家给予贵州“两基”攻坚的各种项目经费和省级财政的配套经费。如外省建校舍一个平方米需1000多元,贵州仅400元左右。五年来,全省通过实施第二期“义教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普九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使全省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两基”目标的56个攻坚县共新建初中332所,小学467所,改建、扩建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1442所(次),小学4124所(次),建筑面积达666万平方米,消除危房面积128.4万平方米。全省小学校舍建筑面积由2000年的1363万平方米增加到1506万平方米,净增了143万平方米,普通初中由467万平方米增加到809万平方米,净增了342万平方米。全省中小学校舍危房率从11.6%下降到3.7%,降低了7.9个百分点;56个攻坚县中小学共增添课桌凳153.9万单人套;增添图书2535.7万册(小学1174.96万册,初中1360.74万册),使全省小学、初中藏书册数增加了近1倍;增添教学仪器11581套(小学9256套,初中2325套),使全省初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值由4.66亿元增加到9.36亿元,增加了1倍多。

    五是努力实施“两免一补”,加大贫困学生救助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辍学。国家从2001年秋季开始试行向贵州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到2005年秋季,中央下拨全省免费教科书经费3.659亿元,为827万人次的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及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同时,贵州加大力度对农村中小学学生免除杂费,为贫困家庭的初中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全省实施“两免一补”的范围不仅仅是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而且覆盖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2004年秋季开始,全省对100个一类扶贫重点乡镇所有30.8万中小学生免除杂费,对100个一类扶贫重点乡镇初中阶段9.23万名初中生中的2.5万名家庭困难初中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2005年省财政新增专项9870万元,免除186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小学129万,初中57万)杂费,新增专项2480万元,补助12.4万名贫困寄宿生生活费。2006年开始,全省积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已全部免除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杂费,继续对农村初中家庭困难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标准为200元/生·年,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全部负担,每年6200万元。

    五年来,贵州省教育投入累计达47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67倍。其中各级政府投入“两基”攻坚的资金超过62亿元,仅省级财政投入“普九”、“义教工程”、“两免一补”等各项资金就超过10亿元,争取中央专项资金22.6亿元,地县投入29.1亿元。这样的资金投入力度,在贵州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有力保障了“两基”攻坚的实施。全省“两基”攻坚目标的实现,是贵州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为全省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链接
· 贵州省八项重要措施并举推进环保工作迈上新台阶
· 贵州出台政策规范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与管理
· 贵州加强农村药品监督供应网络建设保证用药安全
· 贵州工商系统加强商标监管执法力度推动经济发展
· 贵州省2005年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7万人
· 贵州省打破条块分割 加快构建科技文献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