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辽宁抚顺市棚改回迁居民5100多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9日   来源:辽宁日报

    51岁的马忠国是辽宁抚顺市望花区食品厂的下岗职工,儿子在鞍山工业学院就读。他居住的抚顺市望花区北厚棚户区改造曾让他亦喜亦忧,喜的是他终于住进了楼房,忧的是担心自己住不起。在北厚社区的帮助下,老马被安置在连山食品加工厂工作,月收入700元,使他摆脱了困境。老马高兴地说,这回咱也能住得起楼房了!

    记者6月上旬从抚顺市政府获悉,截至目前,抚顺市棚户区回迁居民中已经有5100多名离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比率为83%。

    让棚改户住得起高楼

    2005年,抚顺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对列入省计划的集中连片棚户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当年就有1万多户居民喜迁新居。但是,由于许多居民是离岗失业人员,生活拮据,收入低微。搬进楼房对这些居民来说,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住进新楼房当然欢喜,可是“开门七件事”的费用又让他们担忧。如何让棚改回迁居民住得起、住得稳、住得好?抚顺市委、市政府认为,做好棚改回迁居民就业是衡量棚户区改造成功的重要标志,只有让他们充分就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后顾之忧,才能使他们真正实现安居乐业,才能使他们和全体市民一道共享幸福生活。为此,抚顺市强化了棚改回迁居民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去年9月,抚顺市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就对棚户区回迁居民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力争到今年6月底使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回迁下岗失业人员基本实现再就业,同时将棚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抚顺市政府目标考核和抚顺市绩效督察考核范围,倾力解决棚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千方百计提供岗位

    抚顺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各级就业服务体系作用,为棚改回迁地区居民提供就业服务。社区结合办理回迁入户手续,做到回迁一户、建卡建册一户,摸清失业人员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到了管理到户、服务到人。为了改善棚改回迁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环境,抚顺市利用棚户区改造后腾出的土地建立了5个创业市场,将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万人。抚顺市政府还出面购买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刚刚投产的望花区嘉旺制衣有限公司就是由抚顺市政府投入资金370万元、望花区政府投资60万元、企业投入资金1030万元创建的劳动密集型再就业基地,其中直接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近500人,间接安置就业300余人。望花区北厚棚改回迁居民中就有20多人为其配套做手工零活,实现了就业。

    抚顺市还发展和扶持建立了70余个手工编织等“无围墙企业”就业基地,使家庭负担重的失业人员不出家门就可以实现就业再就业,既照顾了家庭,又有了一定收入,有210名棚改回迁下岗失业人员得到了安置。抚顺市还充分利用“抚顺煤哥”、“抚顺司炉”、“抚顺月嫂”等劳务输出品牌,加大棚改新区劳务输出的力度,仅今年一季度就劳务输出棚改下岗失业人员316人。4月初,抚顺市与沈阳市联合举办的首次大型用工洽谈会上,515名棚改下岗失业人员现场签订了用工协议。为了给棚改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抚顺市有关部门还在棚改回迁地区先后召开了10多次大型用工洽谈会,提供用工信息近万个,数以千计的棚改下岗失业人员找到了新岗位。

    技能培训促进就业

    6月上旬,记者在抚顺市“棚户区特困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子女技能培训班”里看到,360名棚户区特困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子女正在聚精会神地接受就业技能培训。他们将在培训班接受为期长达2年的技能培训,据介绍,培训班共开设了以第二产业为主的9个专业,培训班不但免除了他们的全部学杂费,还对他们的午餐和通勤费用进行补助,使这些家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

    抚顺市还通过开展“订单式”、“援助式”、“组合式”、“输出式”等多种培训方式,对棚户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仅今年一季度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659人,在“五一”节前夕举行的“你出岗位,我来培训”的订单式培训活动启动仪式上,抚顺市劳动就业部门共发布了16项培训机构与企业对接的免费培训项目,大商抚顺集团、光明街道家政服务中心等数十家单位向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近3000个工作岗位,首批119名棚改下岗失业人员接受了为期2个月的免费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合格者即可到大商抚顺集团所属的各店就业。

    目前,抚顺市棚改新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行动取得了累累硕果,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众多的棚改回迁居民双喜临门,他们既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又有了称心如意的工作。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也随之改变了,他们正步入全新的美好生活。 (周明)

 
 
 相关链接
· 辽宁省政府关于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机制意见
· 辽宁省新增15604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
· 辽宁重点帮助与国企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实现再就业
· 05年辽宁14.3万户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