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21日从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南省政府刚刚核准公布了224处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加上前三批省保单位,河南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已达954处,是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的省份。
据了解,新核准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5处、石窟寺和石刻8处、古建筑82处、古遗址94处、古墓葬13处、其他2处,具有文物的多样性和地域代表性,主要表现为:
——古文化遗址类型丰富。这次公布的省保单位中,古文化遗址数量最多,包括的类型也最为丰富,有古代聚落遗址、古城址、古窑址、冶铁遗址、采矿遗址等多种类型。
——古建筑有较高价值和一定代表性。这次公布不但有浚县大伾山古建筑群等群体建筑,有开封善义堂清真寺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较高的宗教建筑,也有与黄河运河有关的、具有重要经济史研究价值的博爱县大王庙等。
——一批优秀的民居和代表性村镇被列入公布名单。其中包括保存了从明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建筑的全国历史文化名村郏县临沣寨,陕县地坑院民居等。
——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优秀建筑数量增多。此次名单就公布了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鲁山县邓小平旧居等一些重要史迹和信阳鸡公山近现代建筑群等优秀建筑。
——工业遗产作为新的文化遗产类型首次被列入新的省保单位公布名单。义马市“豫庆公司煤矿旧址”和焦作市“英福公司旧址”两处工业遗产的入选,使河南省文化遗产的类型进一步丰富。基本建设中的考古新发现也被列入省保公布名单。如鹤壁刘庄遗址、郑东新区建设中发现的郑州祭伯城遗址、洛阳城市建设中发现的洛阳瞿家屯建筑基址等。
新入选省保的224处文物遗址将得到进一步保护。省文物局陈爱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要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核定公布之日起一年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做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定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记者 陈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