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四川坚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逐步建成三大保障体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1日   来源:四川日报

  数据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15年来,四川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000年四川水土流失面积的1/3。其中,仅“十五”期间就治理1.54万平方公里。这是6月29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省水利厅联合通报的。

  “十五”期间,四川省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国债水保、省重点水保及生态修复等水土保持工程总投入达13.28亿元,累计在1000条小流域完成总面积1.54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面积达804.75平方公里生态修复。据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普查,2000年四川省水土流失面积为15.65万平方公里。

  15年来,四川省已逐步建起水土保持法规、工作、技术服务三大体系,以“三同时”制度为核心的监督管理得到加强,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制日臻完善,综合治理步伐加快,水保监测初见成效。一个可喜现象是,“十五”期间民间资金大量进入水保领域,全省参与“四荒”开发治理的民营水保业主达1万个,投入治理资金80多亿元,治理“四荒”54万公顷。

  四川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期间四川水土保持主要目标是:综合防治水土流失面积2.5万平方公里,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申报、审批率达到95%以上,实施率达90%以上,全省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逐步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记者 陶然)

 
 
 相关链接
· “十五”我国有1200多万人通过水土保持解决温饱
· 鄂竟平:要落实措施 做好"十一五"水土保持工作
· 水利部发《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纲要(2006—2015)》
· 水利部实施第二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
· 我国建设水土保持工程10年来减少水土流失16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