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海员”、“建筑鄂军”、“楚天豆腐郎”、“荆楚缝纫妹”——近年我省涌现出来的十大劳务品牌,转移农村劳动力80多万人,每年赚回110多亿元。18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向十大劳务品牌输出地授牌。
劳务品牌的含金量,最直接地体现在收入上。钟祥市在外务工的“豆腐郎”有3.92万人,占全市外出务工人数的28%,年收入占全市务工总收入的52%。麻城市输出的1180名海员,年创收8000万元。
品牌的形成增强了湖北人在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孝感市在东北的建筑劳务人员有近30万人,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建筑大军”,在当地建筑市场举足轻重,还涌现了一大批资产千万甚至过亿元的建筑大老板。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称,“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完善“培训、输出、维权”一条龙服务机制,建立100个培训输出基地,通过十大劳务品牌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把十大劳务输出品牌培养成“劳务名牌”。(记者甘勇、通讯员章清华、实习生方宇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