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滨州市行政审批中心便民:变群众跑腿为领导跑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20日   来源:大众日报

    群众找政府办事,通常情况下只进一个门就能全部“搞定”?这听起来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但在滨州,市政府将分散的审批、服务项目和市长公开电话受理集中起来,进而“升级”建立起全方位服务的便民中心,使这一目标初步变为现实。

    2005年,滨州市借鉴各地经验,建立行政审批中心,将全市40多个具备审批权的部门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转到行政审批大厅,集中统一办理。但对群众来说,除审批事项,更多面对的是职能部门收费、年检等大量的服务性事项,光办理审批远远无法满足群众需求。他们决定“升级”审批中心,逐渐将全市符合条件的收费、服务项目陆续全部纳入中心。经过一年努力,审批中心工作重心已由审批转向“便民”:大厅全部910项事项中,除316个审批项目外,其余的全部为服务项目;进入大厅的69家单位,几乎涵盖全市所有职能部门。如今,滨州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项,从车辆年审、驾校报名到有线电视交费,到了中心就能全部办理,审批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便民中心。

    为切实达到便民目的,市里下决心强化窗口作用,确保便民中心真正有“权”。市政府规定,进入大厅的所有审批服务项目,只要不是法定必须一把手签字的,都要下放到窗口。这等于大厅普通办事人员,人人都具备本单位副职领导的权力。来办事的群众,通常情况下都不会遭遇推诿扯皮而跑第二趟。有些部门,因为有法定审批程序,便民中心就采取先审批、后补签的方式变通处理。按这种规定,国土资源局、工商局等事项较多部门的局长,几乎每天都要专程赶到中心履行手续。群众跑腿变为领导跑腿。

    在搭建服务平台的同时,为使便民中心职能更为完善,市政府进一步将市长公开电话纳入中心,升级为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他们投资180多万元,建立可供1440个电话线路同时交流的市长电话接听系统,并申请了便于记忆和拨打的特服号码“12345”。市里规定,凡热线反映的问题,受理单位须在7个工作日内办复。一年来,群众反映问题办复率达99.5%。中心受话量不断攀升,由开通之初日受话量80余个,上升到目前的300余个。 (记者 宋弢)

 
 
 相关链接
· 上海市进行4次集中清理 取消调整行政审批1044项
· 吉林省将行政审批全部纳入到政务大厅内集中办理
· 天津市出台行政审批管理新规 8月1日起正式实施
· 山东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集中办理效率高
· 安徽加强效能建设 省级行政审批项目一次性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