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6日,国务院扶贫办和科技部在京联合举办“科技扶贫座谈会”。来自国务院扶贫办、科技部、民主党派和其他部门领导,以及部分离退休老领导出席了座谈会。国务院扶贫办刘坚主任在会上发表讲话,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主持了会议。
科技扶贫是中国反贫困进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提高贫困农民素质,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自1986年以来,科技扶贫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核心,大力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以科学开发优势资源为主线,积极培育了区域性支柱产业;以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普及和科技培训;以构建贫困地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为根本,培养了一批乡土科技人才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科技扶贫发挥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引导贫困人口依靠科技破除迷信、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为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
刘坚在讲话中说,20年来我国的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贫困人口从1986年的1.25亿人减少到2005年底的2365万人,减少了1亿多人口。世界银行认为,中国20年来减贫的人数占了世界发展中国家减贫人数的70%。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其中科技扶贫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贫困地区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技扶贫发展规划。二是推广了一系列实用技术,为贫困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做出了贡献。三是在科技扶贫实践中培养了一批基层干部和新一代的农民。
刘坚强调,必须把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扶贫开发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第一,扶贫开发必须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取得成效;第二,贫困地区依靠科技创新的成果,才能加快发展步伐,缩短与其它地方的发展差距;第三,科技扶贫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第四,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需要科技。
刘坚进一步指出,下一步科技扶贫工作的初步设想是要积极探索科技扶贫的新模式和新机制,特别是要分区研究科技扶贫的思路。同时,研究一些模式和机制,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在一起。
最后,刘坚向对科技扶贫工作支持并对科技扶贫工作做出贡献的全体与会人员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