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开局之年,恰逢河北省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之年。河北省委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努力为河北更好更快发展选好人、用好人,使换届换出了团结,换出了活力,换出了干劲,换出了好的工作局面,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河北省委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氛围,努力为河北更好更快发展选好人、用好人
【相关数字:全省设区市委常委职数比换届前减少19人,县(市、区)委常委职数比换届前减少47人,乡镇党委委员职数比换届前减少263人,取得了精简领导班子职数、减少副书记职数等方面的实质性进展】
“这次换届是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机遇,是推进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一次重要实践,对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省市县乡换届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白克明语重心长地告诫各级党委,要以四级党委换届工作为契机,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各级领导层。
保证换好届,必须夯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基础。历时一年半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全省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行政机关公开透明运行、机关效能建设向纵深开展,进一步促使广大干部带着感情、责任、追求,努力干事、创业、为民;省委大力弘扬林秀贞等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进一步净化了换届期间领导干部的思想与灵魂。
保证换好届,必须严肃组织纪律,坚决查处违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省委就加强换届监督工作、严防干部“带病提拔”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省纪委与省委组织部明确提出“十二个不准”,对跑官要官的,不仅不提拔重用,还要严肃批评并记录在案;对买官卖官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省委派出了巡视组、巡察组专项巡察;省、市两级组织部门公布了举报电话。换届期间,省委组织部接到举报170多件,直查31件,责成有关市查核并要结果15件;一名县委书记因突击提拔调整干部被撤销党内职务。
换届后,全省设区市委常委职数比换届前减少19人,县(市、区)委常委职数比换届前减少47人,乡镇党委委员职数比换届前减少263人;安排设区市委副书记转任15人、县(市、区)委副书记转任211人、乡镇党委副书记转任2455人。取得了精简领导班子职数、减少副书记职数等方面的实质性进展。
河北省委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好干部、配好班子,使各级领导班子自觉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相关数字:设区市党委领导班子平均年龄比换届前降低1.1岁,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比换届前提高4.2%;县(市、区)党委领导班子平均年龄比换届前降低1.64岁,研究生和大学学历所占比例比换届前提高8.4%】
河北省委清醒地认识到,在这次换届中,能否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好干部、配好班子,能否打造出一座座铁打的营盘,使各级领导班子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对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至关重要。
选准用好干部,必须科学地考核和评价干部。在此次换届中,河北省委根据《干部任用条例》和《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坚持运用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等多种方式考察干部,选拔了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秦皇岛市还引入心理素质综合测评机制,重点看干部应对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保定市推荐干部实行了实名制、公开制、备案制、问责制,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了可靠依据。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也是科学选拔干部的重要途径。河北省委坚持把扩大党内民主贯穿到干部提名、考察、选举等关键环节:改进了党委常委候选人排序办法,常委候选人均按姓氏笔画排序,适当增加了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适当扩大了参加民主推荐人员的范围,采取了二次会议投票推荐方法,使换届过程成为推进党内民主、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过程。
2006年11月,河北省四级党委换届胜利完成。河北省四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明显增强。换届后,设区市党委领导班子平均年龄比换届前降低1.1岁,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比换届前提高4.2%;县(市、区)党委领导班子平均年龄比换届前降低1.64岁,研究生和大学学历所占比例比换届前提高8.4%。
换届换出了正气、换出了团结、换出了活力、换出了干劲、换出了好的工作局面,形成了推动河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关数字:由于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形成,因此,党群干群关系日益融洽。2006年1至10月,全省信访机构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同比下降32.4%,赴省访同比下降5.9%】
让换届之年成为发展之年!让换届的过程成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使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竞相迸发的过程。这是河北省委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贯穿始终的要求。
针对换届伊始少数干部人心浮动的迹象,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敏锐地指出,要坚决防止心浮气躁的思想情绪和各种庸俗作风的滋长蔓延,决不能因精力不集中而丧失发展机遇,决不能因工作不落实而影响事业发展。
河北省委的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给各级党委吹响了一手抓换届选举、一手抓各项工作落实的冲锋号角:秦皇岛市把换届之年定为"项目建设攻坚年"、"县域经济攻坚年"和"各项工作落实年";衡水市在对各项重点工作细化量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向市主要领导报告的"信息直通道",使每项重点经济工作周周有信息、月月有通报……"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的浓厚氛围在全省迅速形成,进而推动"十一五"开局之年成为发展之年。
正如一些干部所评价的那样,"换届换出了正气、换出了团结、换出了活力、换出了干劲、换出了好的工作局面。"有数字为证---
2006年1至10月份,河北省亿元以上大项目完成投资1514.1亿元,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达553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24.3亿元,同比增长19.5%,预计全年可达3850亿元左右。2006年1至10月,河北省信访机构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87372件次,同比下降32.4%;赴省访5936件,同比下降5.9%。(记者 胡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