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部门信息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实施扶贫项目政策论坛举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30日   来源:扶贫办

扶贫办副主任高鸿宾出席论坛并致辞

   2007年1月19,国务院扶贫办在京举行“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实施村级扶贫规划试点项目中期政策论坛”。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扶贫办副主任高鸿宾出席并致辞。来自财政部、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委、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及双边政府援助机构的代表和专家学者等12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是,对正在江西省实施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实施村级扶贫规划试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及相关政策研讨。论坛召开前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二批通过竞争性招标中标的非政府组织名单,它们是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江西省山江湖可持续发展促进会、昆明思瑞德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梁漱溟乡村发展中心、宁都县社区扶贫研究会等5家非政府组织。它们将与地方政府部门、贫困地区农户和江西省第二期试点项目参与各方共同合作开展扶贫工作。

    高鸿宾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扶贫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史进程,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现阶段的扶贫面临着新形势和新困难。他说,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提出在中国农村全面实行社会低保制度。部分同志认为,如果这项政策得到具体的实施,中国目前没有解决温饱人口的温饱问题就基本解决。但这种“输血”式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仍需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帮助贫困地区建立自身的“造血”功能。在中国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的扶贫工作承担着“减少差距,构建和谐”的历史任务。

    高鸿宾强调,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扶贫工作可能不再是仅仅盯住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而更加注重巩固、发展和提高,重要是发展。他说,要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村的生产能力和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尽快发展,使贫困人口尽快提高收入,缩小中国社会收入的差别、区域的差别和城乡的差别,最终完成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总目标。

    高鸿宾说,中国政府在扶贫工作中担负着主要责任,但是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不可替代。村级扶贫规划江西试点项目是在亚行和财政部支持下的第一个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实施扶贫项目的试点,也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践。通过此次中期政策论坛,在总结项目成败得失的基础上,逐步推广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实施扶贫项目的方式,对中国的扶贫将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摄影  尚彬)

 
 
 相关链接
· 扶贫办副主任高鸿宾会见世行亚太地区新任副行长
·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会见帕特•罗伯逊博士
· 扶贫办副主任高鸿宾会见世界银行亚太地区副行长
· 陕西省扶贫办负责人就扶贫贴息贷款有关问题答问
·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谈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