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辽宁: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经济回报民生的示范样本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08日   来源:辽宁日报

    当辽宁省农民带着2007年增产增收的喜悦跨入2008年时,迎面扑来的是又一个喜讯:全省260万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村孩子再也不用自己花钱买教科书了。

    如果说,2006年,辽宁省比中央规定的时限提前一年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是辽宁省教育发展史上跨出的一大步,那么在此基础上,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的这一政策无疑是更上了一层楼。

    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彻底实现了免费教育。

    “对于农民来说,给他们的每个孩子每年免除四五百元学杂费和课本费,相当于政府又免除了一次农业税。”省十届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李喜平说。

    数据显示,今年,辽宁省财政需拿出4.1亿元落实这些免费政策。而支持这一政策的,显然离不开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千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就为2008年民生工程标杆的再次拉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院长郭黎岩分析指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投入的增加,而教育投入的增加使得教育水平得到了改善,教育水平的改善又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她认为,实行真正意义的免费义务教育,对扩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进而将教育带来的人才优势转化为社会贡献力,其意义更为重大。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卓有远见又感人至深的口号,2008年凭借着义务教育的免费进程开始显现出更为实际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财力与意识共鸣———凸显民生导向

    每到开学之时,拿着杂费、书本费到学校报到,似乎已经是学生们的“规定动作”。但从2006年春季入学开始,辽宁省26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们却发现,这一“规定动作”有了新的变化。

    2006年,辽宁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比国家规定的时限提前一年变成现实。

    2007年,全省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也纳入免费范围。

    2008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本费也全部免除。

    辽宁省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 “三步曲”确实解决了农村学生家长的“大问题”。

    “小的一年能省三百多,大的每年能省四百多,这样一来,一年就是八九百元。”辽阳唐马寨农民杨生不停地算计着,脸上堆满了笑容。对他来讲,减少支出,就意味着增加收入。他的两个孩子,一个正上小学,一个已经上初中了,每年的学杂费可是个不小的负担,这下子不仅这几年轻松了不少,而且还可以为以后多攒些钱出来。

    面对“三步曲”如何唱响的问题,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有财力”还得要“想得到”。

    “省财政要为这些政策支付10亿元,没有财力是无法办到的。”郭黎岩说。

    5年来,辽宁省经济已经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200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00亿元,比2002年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2亿元,是2002年的2.7倍。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创造和积累的各级政府财力增长机制,为政府履行教育投入职责提供了保障条件。

    但郭黎岩觉得,有财力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政府要能想到教育对于未来的重要性,心里装着教育。

    可喜的是,为教育发展投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样的观念正成为全省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共识。更为重要的是,教育投入已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列入对辽宁省各级政府工作的考核范围。

    将免费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大手笔的投入,不仅显示了辽宁省致力于夯实基础教育的信心和决心,也反映了辽宁省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民生导向。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辽宁全面振兴

    让广大群众感受并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义务教育,这一原来迫于财政压力而导致“缺位”的民生领域,伴随着经济的高增长而得到强有力支撑。

    保障与机制同步———释放多重功效

    可以肯定地说,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后,辽宁省对农村实行义务教育的责任并未到此止步——— 不仅更多农村孩子有书读,还要保证更多的农村孩子读好书。为此,在免除学杂费、课本费的同时,辽宁省安排资金同步提高学校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并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过去预算内公用经费是通过省对市、市对县的一般转移支付下达。从2007年开始,辽宁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由财政教育专户下达,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校财局管”。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在各级财政转移支付中单列。确保义务教育经费足额、及时下拨,从根本上杜绝转移支付资金被挪用、挤占等情况发生。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后,辽宁省在巩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一个统一、全额统筹”的县级统筹机制的同时,又把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教育软件建设的头等大事,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1000万元,各市也相应安排专项资金,各学校按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早在2004年,省委、省政府就制定了到2010年基本实现每个乡镇建设一所标准化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的目标。4年间,辽宁省建成了近500所标准化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加上省财政重点消灭D级危房、撤并布局不合理学校、建立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的决策,使全省农村中小学校舍面貌迅速焕然一新,俨然成为当地最美丽的风景。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正释放着无穷功效。辽宁省第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桓仁满族自治县实验学校校长周远斌感慨万千地说:“现在,农村孩子不仅有书读了,而且没有交费负担,孩子们学习起来轻松安心了,教室都温暖明亮了,学校运转有经费了,校舍维修有保障了,教师工资足额发放了,农村教育跨越发展大有希望了。”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吕炜指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确立了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治本之策,无疑又为农村义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预见,随着这次改革决定的落实,当前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平将得到大力推进。

    增长与投入并进———积聚发展潜能“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教育的支撑。”吕炜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果大部分劳动者素质都很低,肯定不行。所以,在经济实力增长的过程中,辽宁省对教育的投入可谓与经济增长齐头并进。”

    吕炜用一组数据来印证他的观点:

    2003年到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6002.5亿元增加到109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447亿元增加到1082亿元。

    “确保教育支出增量主要用于农村”这一基本方针也在一项项地落在实处:

    ——— 2006年,落实了“一费制”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最低标准。从去年开始,辽宁省按生均30元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标准。提高标准后,辽宁省农村中小学总的公用经费标准已经达到了农村小学300元/人、农村初中420元/人。

    ——— 2007年,省财政又提高了省以上负担免学杂费资金比例,省以上和市、县的分担比例从2006年的60∶16∶24调整为76∶16∶8。这种“提高省比例,降低县比例”的做法,确保了免学杂费资金的落实。

    2007年,全省教育支出240亿元,增长25%。

    “有了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减少贫困造成的阴影,踏踏实实地读完义务教育阶段,而且还为以后的高等教育打下了好的经济基础。”郭黎岩说,如果仔细算一下,九年义务教育下来,每个孩子大概可以免掉4000元左右的费用,而且在农村很多家庭都有两个孩子,“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讲真的很解渴。”这笔钱学生父母可以攒下来做基础的教育基金,甚至还可以做基础的经济发展投资,这对以后的教育有着诸多的利好,而且“受教育的年限与国民素质发展潜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辽宁省将来的发展有着潜在利好”。

    而随着财政的持续关注,随着一笔笔专项经费的及时下拨,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也对辽宁省加快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解读。

    这就是经济发展不能搞急功近利,而是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最为需要的是通过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持,从而提高辽宁省的综合竞争能力。

    正如李喜平所说,一个地区投资教育无法迅速取得提高生产力的显性效果,但这种潜在的生产力投入必然有长远效果。

    ——— 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平等,调节收入分配……一切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缓解辽宁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社会矛盾,使我们在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过程中能够轻装上阵,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入活力。

    “这也是一种投资,而且这种投资符合经济发展趋势,也是科学的。”吕炜打了个比方,“如果我们用10亿元集中投入一两个项目,很可能一两年就可以见效益;如今,我们用10亿元进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投入,一段时间或者若干年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记者 蒲若梅 谢文君 王笑梅 朱 勤)

 
 
 相关链接
· 辽宁春节期间开展对食品、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检查
· 辽宁研究部署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和当前重点任务
· 辽宁将严厉打击传播有害信息等违法违规经营活动
· 辽宁等贯彻落实重要商品和服务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 辽宁计划三年内全部消灭辽河流域干流超五类水体
· 辽宁交通厅副厅长就高速路货运车辆收费事项答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