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部门信息
 
李荣融:开拓创新 促央企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16日   来源:国资委网站

总结经验 开拓创新促进中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 李荣融
(2008年2月29日)

    国资委成立五年来,大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中央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总结五年的工作,交流经验,对于做好下一步工作十分重要。

    一、中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中央企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集团财务管控,创新财务管理,优化融资结构,加强成本费用控制,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成效十分显著。

    (一)财务绩效大幅提升。2007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8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21.8%;实现利润9968.5亿元,比2003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34.9%,六成以上的企业利润年均增幅超过30%。2007年中央企业平均总资产报酬率8.3%,比2003年提高3.3个百分点;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9%,比2003年提高6.9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年来中央企业普遍呈现利润增长超过销售收入增长、净利润增长超过利润增长的特征,这是国有企业步入良性循环、重视股东价值的重要标志。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有宏观环境好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强化基础管理,苦练内功、增收节支。尤其是财务监管力度加大,堵塞漏洞,开源节流,对企业盈利水平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企业通过加大资金管控力度,“小金库”、乱投资、乱拆借等现象基本得到遏制和纠正。70多家企业实行了资金集中管理,大大降低了财务费用。90多家企业积极推进成本工程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石油石化、电信、电力企业普遍开展了重大设备物资统一招标、集中采购,近三年来节约采购成本逾千亿元。2007年中央企业百元销售收入负担的成本费用为89.6元,比2003年下降4.2元。初步测算,近年来中央企业80%以上的效益增长来自于增收节支。

    (二)会计信息质量明显提高。长期以来,企业会计信息不真实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领导也曾多次强调,财会人员要诚信为本、不作假账。国资委成立以来,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出资人财务监督的重要任务,通过组织开展清产核资、推动企业执行新制度新准则、开展财务决算与审计质量管理等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会计信息质量逐年提高。五年来,中央企业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统一规范会计核算标准、建立会计信息质量责任保证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清产核资,基本摸清了“家底”,消化处理了多年遗留的历史问题。通过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时计提了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资产质量和盈利质量得到提高。通过积极推动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特别是积极探索会计集中核算和财会内控建设,推动了会计核算国际化进程,夯实了财务基础管理工作。这些措施的落实,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技术和制度保障,确保了中央企业的账本真实可靠,为中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财务风险控制力度逐年加大。近年来,中航油集团新加坡公司石油期权事件和华源集团、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为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国资委及时组织开展了金融及衍生品等高风险业务的摸底调查,督促企业开展担保、涉诉等或有事项清理,探索实施了高负债企业跟踪监测工作,制定下发了《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央企业认真汲取教训,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风险防范意识显著增强,乱投资、乱担保、乱拆借等现象基本得到纠正,债务结构不断优化,负债规模得到有效控制。2003-2007年,中央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达到21.8%,负债水平持续降低,2007年资产负债率为55.5%,比2003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银行借款占负债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筹资主要依靠贷款、“短贷长投”等现象逐步得到缓解。中央企业注重担保风险的统一管理与集中控制,多数企业明确了对外担保管理权限,对集团外担保余额年均下降超过20%,逾期担保逐年减少,担保风险基本得到遏制。2005年以来,中央企业普遍加强了金融及衍生品等风险投资业务的管理,完善了授权审批程序,强化了专业化操作与适时监控。

    (四)资本运作和资金融通取得重要突破。近年来,部分中央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形式,不断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力度,融资结构逐步改善。银行贷款融资比例大幅下降,债券融资规模逐年增加。许多企业利用集团内部财务公司、结算中心等资金平台,大力推行资金和债务集中管理,推动内部资金融通,加快了资金周转,节约了资金成本,有效发挥了集团资源的聚合效应。一些企业通过整合财务公司、开展基金及信托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建立了支持产业整合的金融平台。

    (五)集团财务控制力逐步增强。针对部分中央企业存在的资源分散、管理失控等问题,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财务控制的有效作用,在加强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建设、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强化重大财务事项管控和内控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务预算体系,近30家企业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80多家企业开展了财务信息化工作,90多家企业建立了重大事项集中管控制度,近百家企业建立了总会计师职责管理制度。70%以上的中央企业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半数以上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审计制度。在美国纽约上市的14家中央企业根据《萨班斯法案》的基本要求,先后启动了内控体系建设,大多数企业都以零缺陷通过内部控制评审。

    经过五年的努力,探索了一条出资人实施有效财务监督的路子,中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中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大家付出了不少艰辛,倾注了大量心血,也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国资委:到2010年央企单位增加值能耗要减少20%
· 央企不能因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放弃节能减排工作
· 国资委将进一步完善央企节能减排考核体系 健全监测体系
· 央企节能减排直接关系到"十一五"全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 央企做好节能减排在技术人才装备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