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吉林省卫生厅通报:夏季手足口病发病率有所上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25日   来源:吉林日报

    7月24日,吉林省卫生厅通报了吉林省夏季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今年5月份以来,吉林省夏季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有所上升。专家提醒,要特别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从今年5月1日至7月23日,全省各类肠道传染病发病总数为6590例,发病率为24.20/10万,与去年同期比上升170.20%;其中手足口病4141例、痢疾1723例、其它感染性腹泻345例、甲肝113例、戊肝44例、未分型肝炎219例、伤寒和副伤寒5例。上述病例中死亡3例。

    其中手足口病是今年5月2日新纳入法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较快。从今年1月1日至7月23日,全省手足口病累计发病数为4197例,发病率为15.41/10万,死亡3例。发病年龄5岁以下儿童3610例,占发病总数的86.01%,其中3岁以下儿童发病2463例,占总数的58.68%。发病人群托幼儿童1744例,占总数的41.55%;散居儿童2163例,占51.54%;学生264例,占6.29%。疾控部门对部分病例进行了标本采样,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存在EV71肠道病毒感染。

    专家提醒,夏季气温高,各种细菌繁殖活跃,要特别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牢牢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防治肠道传染病发生。洗手是最重要的个体预防措施。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洗洗手,可以大大减少污染的机会。不喝生水,饮用水煮沸后用。吃熟食,少吃生冷食品。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搞好室内外卫生和个人卫生,清除垃圾,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注意个人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减少感染机会。如果发现有上吐、下泻、发热等症状, 切不可大意,要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记者 周芳)

 
 
 相关链接
· 吉林将推出教育、医疗等多项社会体制改革新举措
· 吉林:如保护松花江不利 环保部门责任人将免职
· 吉林实施生态保障工程 为增产百亿斤商品粮护航
· 吉林省建设平安吉林活动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举行
· 吉林油田开展科技攻关 385项成果提升发展质量
· 吉林召开会议通过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