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认真清理,吉林省人事厅原有21项审批项目,取消下放11项;原有年检项目1项已取消。
把管理权限交给基层。取消了举办全省性人才交流大会审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审批、人才中介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人才中介机构年检等4项审批项目。
扩大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自主权。取消了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工作时间确定和出生日期确认、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审批、因公出国人员政审等3项审批项目,将省直事业单位工伤(亡)认定,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名额审批及晋升奖励工资的审批,放权给省直部门。取消了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组建、批准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将全省博士后研究人员进出站审核,转变为日常管理。取消了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建立津贴、补贴项目和标准的审批。
放权不放责。审批权限取消下放了,但职责仍在。为确保减少下放行政审批权限能够有序衔接、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行,他们对取消下放的12项行政审批项目和年检项目逐项制定了具体对接措施和监管办法。通过改变管理方式、备案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和检查,建立规范和监管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履职尽责不放松,工作标准、服务质量不降低。
对保留的10项审批项目,他们重新制定规范清晰的《行政审批项目流程图》,并在人事厅网站、省政务大厅网站公布。对保留的审批事项,办结时限缩短50%以上。在保留的10项审批项目中,有8项为即办项目,限时办理的审批项目只有2项,且最长时限不超过7个工作日,大部分都能即时办理。同时,积极探索网上审批。(记者孙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