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立健全民政行业技能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切实加强民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首次民政行业特有工种全国统一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于11月2日举行。北京、辽宁、黑龙江、广西、重庆、河南、贵州、云南、新疆、湖南11个省(区、市)共 1290 人参加了鉴定,鉴定范围包括殡仪服务员、遗体接运工、遗体防腐师、遗体整容师、遗体火化师、墓地管理员、假肢师、矫形器师8个职业的初级、中级和高级。
为切实做好首次民政特有工种全国统一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各地严格遵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有关规定和民政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管理制度,积极做好考生资格审核、试卷的提取和使用、考场编排、准考证制作、监考等各项工作。同时,各地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认真组织了省内巡考,确保鉴定工作程序规范、结果公平。民政部人事司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在北京地区进行了鉴定督导。
据了解,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它是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对鉴定合格者发给职业资格证书。民政部自2004年9月起开始着手开展民政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一方面,围绕建立民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抓鉴定前的各项基础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围绕拓展民政职业体系,抓民政新职业的论证开发。先后组织开发了假肢、殡葬类8个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材、职业技能培训系列光盘,在全国建立了40余个民政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站,培养了 300 余名考评员,并进行了鉴定试点,为首次民政行业特有工种全国统一职业技能鉴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次全国统一鉴定考试是民政行业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制度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民政技能劳动者铺就了一条通过终身教育培训,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再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创造了一个使技能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的制度环境,对于加强民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