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力求解决实际问题
—— 赵和平同志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调查研究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和平同志围绕突出问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调研形式,努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取得实效。
一是深入联系点共同研究解决发展难题
11月6日上午,赵和平同志赴联系点地壳应力研究所,参加地壳所党委中心理论学习组扩大会议,听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汇报,共同研究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地壳应力研究所又好又快发展。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大家认为,近年来,在局党组的关心指导下,地壳应力研究所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科技领军人才缺乏、缺少重大科技项目支撑等难题日益凸出出来,已严重制约和影响研究所向更高层次发展。认真倾听大家发言后,针对面临的突出难题,赵和平同志提出地壳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注重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做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除要把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理论和地壳所发展实际相结合外,还要做好把地壳动力学与应力观测技术相结合,用地壳动力学这一特色学科来指导应力观测技术的发展。二是做好各层级上下之间的结合,通过紧密结合,更加深刻领会、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着力解决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保证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三是做好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相结合。研究所特点决定事业发展对科技依存程度非常高,管理人员推进工作需要有科技人员作为坚强的基础,管理人员也要给科技人员多创造机会去发挥才智,两者之间要建立互相支撑、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
二是广开言路,主持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
11月7日上午,赵和平同志主持召开专业地震救援队伍建设和条件保障工作座谈会,与会人员既有总参、北京军区、武警部队等部队代表,也有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等部委代表,还有北京市昌平区地震局等基层代表。发言中,与会代表简要回顾总结了汶川地震中各级救援力量、特别是地震专业救援队伍在科学施救中发挥的突出作用,并结合汶川地震救援经验教训,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震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提升应对大震巨灾能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概括起来包括:一是建立和完善应对大震巨灾的应急救援协同联动机制;二是建立各有关单位之间的震情、灾情信息共享机制;三是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力量指挥调度平台;四是实现应急救援力量的资源优化配置;五是充分发挥其他领域的专业救援队伍和社区地震志愿者队伍在地震抢险救灾中的作用。赵和平同志在总结讲话中提出,这是一次全面系统、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讨论,大家结合汶川地震救援和其他领域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结合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地思考、分析和准备,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操作性强的措施建议,很受启发。地震部门将仔细研究吸纳这些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研究加强和完善地震救援队伍建设的措施。同时表示,今后将继续“请进来”这一形式,加强与各有关单位之间的联络沟通,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形成应急救援工作合力。
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我国地震救援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升
11月10日至11日,赵和平同志率6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新西兰召开的联合国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亚太地区2008年年会。会上,与会各国交流了各自救援工作的进展,汶川地震后,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受到国际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代表团利用各种机会与各国代表交流地震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情况,赵和平同志在会上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地震专业救援队在汶川地震中的经验和启示,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中国救援队在汶川地震中实施的科学救援行动为其他各国救援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结。此次会议上,中国被选举为下一届亚太地区会议主办国,赵和平同志被推选为亚太地区2008-2009年度主席,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得到进一步提升,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形象。赵和平同志在主席致词中表示,中国地震局将与亚太各国一起分享中国在地震灾害管理和应对方面的经验,为进一步提升亚太地区救援能力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