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迎难而上,牢牢把握服务保障和严格监管的主动权
当前,我们面临三中全会要求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大挑战,面对4万亿投资带动的土地新需求,违规违法用地可能反弹的严峻考验,同时可能出现依据15号令一批干部被问责的局面。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碰头、一忧虑”的局面。这是挑战、是考验、是压力,更是我们牢牢把握服务保障和严格监管的主动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一个良机。我们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奋发进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和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目前,各地都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对于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来说,正逢其时。我们面临很多问题,原因也很复杂,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不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国土资源系统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切实有效解决国土资源系统以往不同程度存在的与经济社会发展衔接不够紧、跟进不够快、服务不够主动、资源保护不够有力等问题,努力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当中破解重大难题,有效解决各种矛盾,切实提高统筹保障和保护的能力,牢牢把握为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和监管的主动权。
(二)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发展中碰到的问题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三中全会要求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核心就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建立健全承包地流转市场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制度政策等工作。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一不能等,要积极探索;二不能急,要稳步推进;三不能乱,要依法规范。要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权力、资本和宗族强势干扰改革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有效地予以解决。同时,加快构建地质勘查新机制,中央、地方、企业三者如何联动,公益性地勘资金和商业性地勘资金如何配合,勘查和开采如何结合,地质找矿和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和矿业权的设置如何衔接,还包括我们地勘行业管理、矿产勘查开发走出去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改革矿业权审批制度和矿产资源税费款制度,也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要通过持续改革创新来牢牢把握服务保障和严格监管的主动权。
(三)增强执行能力,切实履行职责。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我们应当更加自觉地转变管理职能,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执行能力。国土资源系统所有同志都应该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增强政治辨别力和职业敏感性。领导干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执法人员,都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实践,谋全局、抓大事、促落实。要主动作为,依法行政,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滞后、反应迟钝甚至职业麻木,给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埋下隐患或者带来风险。过一段时间我们还要开展警示教育,会有大量事例说明这一点。
同志们,我们这支队伍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队伍,是一支很出色的队伍。特别是近几年,经过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历经了“5·12”汶川大地震,还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的考验和历练,我们的行政能力大大增强。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肩负起重任,在服务扩大内需、规范推进改革、遏制违规违法批地用地上,牢牢把握主动权,继续再有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