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公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30日   来源:财政部网站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级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近日,财政部公布了《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对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的原则、规定权限、处置程序、处置形式、处置收入管理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一是明确了处置的范围、方式。包括闲置资产,报废、淘汰资产,产权或使用权转移的资产,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以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处置的其他资产。按资产性质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处置方式包括无偿调拨(划转)、对外捐赠、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废报损、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二是采取了授权管理的模式。对一次性处置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账面原值)在8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资产,由财政部授权主管部门予以审批,主管部门在批复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报财政部备案;一次性处置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账面原值)在8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资产,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审批。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授权所属事业单位一定限额的国有资产处置权限,报财政部备案。

    三是规范了处置的程序。即“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审批—评估备案与核准—公开处置”。

    四是规范了处置收入的管理。确立了事业资产处置收入上缴中央财政的原则,对资产处置收入进行严格管理。《办法》规定:“处置收入要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财政国库收缴管理的规定,在扣除相关税金、评估费、拍卖佣金等费用后,上缴中央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不同处置方式产生的处置收入,分类别规定了严格的收入上缴程序。

    五是加强了日常监管。《办法》对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作出了明确、严格的规定,确保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的安全、规范和有效。《办法》规定,财政部对主管部门在授权范围内审批的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情况进行监督,可定期或不定期对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专员办对所在地的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是强调了制度建设。要求各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报财政部备案。

    据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5.96万亿元,净资产3.9万亿元。其中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0.93万亿元,净资产0.65万亿元。 

 
 
 相关链接
· 张德江强调:加强监管 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
· 国资委通知做好贯彻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工作
· 国资委要求各地组织企业“盘点”企业国有资产
· 国资委:做好2008年度地方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编制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