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重的旱情,甘肃省全力以赴抗击“旱魔”,加大投入力度,全面落实综合抗旱措施,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着力解决群众饮水困难。
截至2月8日,甘肃省受旱面积2153万亩,其中重旱面积619万亩;全省越冬作物受旱668万亩,其中64.3万亩出现干枯死苗。甘肃河东地区因旱有39.1万人、44万头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对此,甘肃省委、省政府派出工作组帮助各地开展抗旱春耕生产,甘肃省财政、水利部门紧急筹措下达了1276万元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落实水利工程维修、应急抗旱水源建设等兴水抗旱措施,甘肃省农牧厅筹措了700万元农业生产救灾补助经费,近日将下拨各地。各市州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3200万元。
甘肃省通过加强冬小麦越冬期田间管理,开展镇压耙耱、增施有机肥、雪后铺膜等抗旱保墒措施,尽力减轻干旱对越冬作物的影响。目前,全省已追施暖苗肥280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30万亩;冬小麦灌溉42万亩,比上年增加6万亩。同时,着力筹备春播生产,农业部门引导各地压夏扩秋,预计春播面积3200万亩,比上年增加74万亩,目前适时进行顶凌覆膜;水利部门广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全省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600多处,维修水利设施2900多处,检修机电井3450多台,清淤渠道1700多公里,确保春灌;供销、农技、化肥经营门店调进化肥125万吨、农药1900吨、地膜3.3万吨,储备粮食种子1.1亿公斤,积造农家肥1.3亿吨,基本满足春播生产。
甘肃省重旱地区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坚持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科学制订用水调度方案,动员机关单位、驻地部队、抗旱服务队为群众拉运送水,延长人饮工程供水时间,增设临时供水点,有效缓解了9.1万人的临时性饮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