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努力推动业绩考核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业绩考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上水平、更精准、更规范”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完善业绩考核工作机制,不断探索业绩考核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推动业绩考核工作再上新台阶。
业绩考核工作再上新台阶,关键是要把握好“导向”和“责任”。“导向”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业绩考核的正确方向,建立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紧密联系、短期改善与长期发展相互支持的指标体系,形成有利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风险,提高发展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责任”就是要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建立覆盖全部监管企业及全体员工和国有产权代表的责任网络,形成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和过程监督相衔接、考核与奖惩相挂钩的责任体系。当前,要认真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依法考核,进一步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即将实施的《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建立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对其任命的企业管理者进行年度和任期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决定对企业管理者的奖惩”。全国国资委系统要深入学习和贯彻《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真正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无缝连接的业绩考核体系,引导所监管企业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是实现业绩考核对所监管企业的全覆盖。要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同特点,加强研究和完善业绩考核办法,建立起覆盖全部监管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真正做到“没有不能考核的企业,没有不应该考核的企业”,确保考核不留死角。
二是建立全员业绩考核制度。要继续加大业绩考核工作的力度,将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考核从集团总部传递到子企业,从子企业传递到孙企业,从主要负责人传递到公司的副职、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在企业内部真正建立起 “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担责任”的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目前,特别需要完善对企业副职的考核与薪酬激励约束的机制,彻底打破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严格依据考核结果和个人业绩兑现奖惩,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2010 年开始,国务院国资委将对未能建立全员业绩考核制度的中央企业予以扣减考核得分的处理。
三是促进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的有机结合。要针对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周期不同、指标设置不同、激励方式不同等特点,做好二者的钩稽嵌套、相互补充和相互衔接,构建一个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有机结合、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科学考核体系。还没有建立和实施任期考核制度的地方国资委,要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做法和经验,抓紧建立和完善任期考核制度。
四是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合理确定业绩考核结果的分级比例,避免考核等级的平均化倾向,引导先进企业进一步做优做强,激励后进企业努力追赶先进目标。业绩考核要与薪酬激励和干部任免紧密挂钩,严格奖惩制度,只要数据属实,结果明确,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对连续完不成经营业绩目标的,该调整的要坚决调整;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加强引导,把应对金融危机作为当前业绩考核工作的重中之重。
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全党全国的主要任务。业绩考核工作战线的全体同志,必须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一是引导企业正确把握经济形势。既要充分认识形势的严峻性,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继续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又要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增强企业改革发展的决心。既要密切跟踪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变化,努力化解危机带来的冲击;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挑战中蕴含的机遇,在困难中自救,在谷底中寻求新的发展。既要做好当前应对危机的各项工作,解决最突出、最紧迫的难题;又要立足长远,练好内功,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后劲,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二是引导企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挥顶梁柱作用。保增长,就要把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考核,引导企业向内部挖潜要效益,向自主创新要效益,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价值管理要效益,向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效益,向可持续发展要效益,力争实现经济效益不减,发展质量有新的提高,为保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引导企业提高抵御风险能力。要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高度关注现金流动性和资金链安全,高度关注决策风险和投资风险,加大成本费用控制力度,加强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确保安全“过冬”。
总之,要通过业绩考核的积极引导,力争使企业做到“五个不”:资金链条不断裂,经营业绩不萎缩,现有市场不丢失,新的发展机会不错过,发挥主导作用不打折扣。
(三)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办法。
今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一些方面矛盾还很突出,业绩考核工作面临许多新挑战。各地国资委要把今年作为业绩考核战线的“总结提高年”,在认真梳理、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和企业实际,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办法。
一是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要针对各监管企业的管理“短板”和薄弱环节,加强考核指标的引导。对资产负债率高且投资冲动强的企业,要区分不同行业,研究增加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考核指标,引导企业合理控制投资规模,有效降低负债水平。对资金紧张且集团控制力较弱的企业,要研究增加现金流考核指标,引导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增强集团管控能力。对成本费用上升过快的企业,要研究设置相关考核指标,督促企业强化成本费用控制。
二是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确定机制。要客观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金融危机对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影响,深入开展行业对标,逐步建立起以行业对标来确定考核目标的机制。对那些处于行业下降周期但仍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企业,适当降低加分难度;对处于行业较低水平的企业,适当提高加分难度。开展对标考核,要从企业实际出发,突出可比性和先进性,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对照薄弱环节,找出差距和不足,提出追赶的目标和改善的措施,并在考核中认真加以落实。
三是切实加强目标管理与过程监控。业绩考核是一个动态过程,目标确定、过程监控、奖惩兑现是不可缺少的三个重要环节。要借鉴跨国公司的考核经验,既要明确企业负责人的年度和任期考核目标,又要对实现考核目标过程进行动态的跟踪监控,同时对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兑现奖惩。要建立与业绩考核工作相配套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制度,为有效实施目标管理和过程监控打好基础。
(四)遵循规律,不断探索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业绩考核方法。
由董事会来考核经营层,是依法实施考核的一项新探索,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从各级国资委所监管企业的情况看,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进展还很不平衡,需要我们区分不同情况,积极探索相应的考核方法。
对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企业,如果外部董事人数超过全体董事半数,国资委可以授权董事会对经营层进行考核。但企业要与国资委建立业绩考核沟通联系机制,确保能够及时向国资委提供准确的业绩考核信息,并将董事会决议通过的考核结果及奖惩意见及时报国资委备案。国资委要根据试点企业测试评价目标和财务决算数据,计算测试评价结果,统一纳入所监管企业的考核结果定级及考核排序。如果外部董事人数没有超过全体董事半数,国资委仍要依据现行考核办法和程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考核和奖惩。对主业整体上市企业,尽管资产已经注入上市公司,集团公司仍是责任主体,国资委要依据现行考核办法,将责任落实到集团公司,依托集团公司对所属股份公司进行考核。对混合多元产权公司,要根据国有产权延伸到哪里、考核就覆盖到那里的原则,对国有产权代表进行考核。
(五)健全机构,提高考核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适应加强国资监管的需要,一些地方国资委对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不管机构如何变,业绩考核工作都需要加强。各级国资委要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机构,强化业绩考核职能,保持好业绩考核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业绩考核工作专业性、技术性很强,抓紧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业绩考核队伍,是高质量、高水平地做好考核工作的重要保证。各地国资委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业绩考核工作,主动为业绩考核工作队伍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调研、考察、交流的机会,不断提升业绩考核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事业绩考核工作的同志要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进取,不断创新,广泛学习先进的业绩考核理念、工具和方法,加快提高跟踪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提高考核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性和有效性,提高整体协同工作水平。同时,要加强系统内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对下级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
同志们,业绩考核工作政策性很强,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高业绩考核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