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重庆市国资工作会议在渝州宾馆召开。市长黄奇帆出席会议并强调,要进一步做好国企重组改革和调整。
2010年,重庆市国资系统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各项指标再创新高。国资委所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25万亿元,成为全国国资系统第四个跨入“万亿国资”的省市。去年,全市国企上缴税金388亿元,同比增长31%。国资委所属企业上缴经营收益13.9亿元,是2009年的1.8倍,收缴比例全国最高。
黄奇帆对重庆市国资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予以充分肯定。他说,2003年重庆市国资规模只有1700亿,全国排位第19位,现在跃升到了1.25万亿,去年在全国的排位到了第4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重庆市国资净资产净增2.6倍,总资产增加2.4倍,资产质量优、效益好。
为什么重庆市国企能取得良好业绩?黄奇帆指出,这正是得力于“重组”带来的资产效率的提高。
“十五”期间,重庆市国企改革以重组为主,兼顾发展。“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开展了新的重组,彻底消化了存留在国有体系中的不良资产、不良债务180亿,使得现有的国资优良率水准大大提高。目前,重庆市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仅0.9%,在国内排名前三。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对国企集团的重组整合一共涉及到28个企业次数,最后形成了14户大集团。国有企业资本力量、资产力量、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内部结构改善,企业肌体更加健康。
对下一步的工作方向,黄奇帆要求,要围绕把重庆打造成为西部经济增长极和经济中心的发展战略展开。增长极有两个,一个是工业增长极,一个是开放增长极。国企三十几个集团,有的跟工业有关,有的跟开放高地有关,有的和交通、物流有关,要各自发挥优势,力争更大贡献。
其次,要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的重组,做好改革和调整。去年重庆市有4个集团整体上市,效果不错,今年如果还能够有三四个、四五个上市,同时又有四五个集团争取2012年上市,这就意味着未来两年重庆市能有10个集团上市,届时,重庆的上市集团就会到20个左右,这是重庆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转制到位的一个标志性事情。
同时,黄奇帆要求进一步抓好结构调整。他说,重庆市国有资产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这既包括国有资产在金融、基础设施、工商业等不同领域的大布局,也包括国资在某一具体企业中股权结构的小布局。两者都需要有进有退。
关于小布局,黄奇帆举例说,目前金融企业市场前景看好,重庆市国资在金融企业中的一些优质股权,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部分释放,以便吸引社会资本,实现股权多样化。从中获得的套现资金可以往工商产业类的企业集团里注资,推进国有工商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超常规发展。
最后,黄奇帆要求,要进一步健全国资监管体制,加强党建,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他说,要让国有企业的老总崭露头角,成为重庆和国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要做好这些企业家的培养工作,要尽快形成企业领导梯次配备的结构。
市领导胡健康、凌月明、于学信出席会议。(记者 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