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江苏省悄然掀起外资金融机构“扎堆”小高潮。
12月5日,度过两年孕育期的台湾兆丰银行苏州代表处,翻牌成立兆丰银行苏州分行;此前不久,花旗银行登陆南京。这样,仅在苏州工业园区,就有6家台湾金融租赁机构进驻。而落户南京的外资银行,则可以列出渣打、恒生、东亚、首都、汇丰等一长串。
外资金融机构在江苏省提速排兵布阵,可以说,是我国履行加快放开服务业领域入世承诺的结果。
引进的不只有国际资本
批准设立外资企业数从4.4万家到10多万家,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从1.65万亿美元到2.4万亿美元,这样的巨变,就发生在“入世”十年的江苏大地上。“自2003年起,江苏实际利用外资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国领先。”省商务厅副厅长赵进信心满满,今年有望第九年领跑全国。
投资贸易自由化,是世贸组织倡导的一大原则。中国进一步敞开国门,放宽产业和行业的投资限制,江苏作为国际资本聚集地的优势更加彰显。截至11月,来自31个国家地区的229家跨国公司在江苏省设立了904个项目,单是研发机构就超过65家。全国1/4左右的外资落地在江苏。
江苏的利用外资工作起步早,以“入世”为标志,经济国际化全面提升。2001年,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和沿海加快开发开放,电子资讯、机械、化工、汽车、新材料等一大批高水平外资项目纷至沓来。
2001年9月,成立4个多月的台资企业纬创资通就在昆山落户,从笔记本电脑零部件、半成品到成品,把昆山的IT产业推向了新的阶段。公司关务总监梁世昌说,公司这10年每年都维持两位数成长。今年前10个月,销售收入已达756亿元,出口笔记本电脑2318万台。公司正在加快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超轻超薄产品的研发,并将产业链延伸到计算机废旧塑料机壳等的再生利用。
“现在回过头来看,‘入世’确实成了江苏省产业升级的重大契机。”省商务厅外资处负责人说,这10年,我们的传统产业在提档升级,电子信息、光伏太阳能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迅速成长,像汽车、农业、服务业等敏感产业和行业也有了空前发展。以服务业为例,江苏省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如第一个港商独资会展项目——远达国际会展中心(太仓)有限公司,第一家港商独资商业企业——南京利丰英和商贸有限公司,第一家中外合资创业投资基金——苏州工业园以色列无限创业投资基金。仅外资银行就开办了29家,外资保险机构26家,国有、股份制、外资金融机构同台竞技,共同兴旺。
“外资的进入,对江苏省而言绝不仅仅是资本的集聚,而是一种综合效应。”说到这个话题,省商务厅厅长朱民经常引用无锡尚德的例子。企业创办人施正荣,是澳大利亚的“海归”,技术是从国外带回来的,产品的主要市场在国外,在纳斯达克上市后主要资金也来自国际市场。“一个尚德带动了全省乃至全国一个产业,没有‘入世’营造的环境,是很难想象的。”
简政放权对接“世贸”规则
11月29日,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在常熟揭牌。公司负责人说,项目进展这么顺利得感谢审批开了个好头。
6月中旬,公司办事人员到省商务厅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从递交材料到办妥手续,不到半天。这个项目是奇瑞汽车和美国量子成立的合资企业,总投资70亿元,主要生产运动型乘用车,年产15万辆,40%外销。省商务厅外资处人士介绍,审批这样的项目,以前不会少于20天。
“入世”,国内政策法规必须和WTO接轨。统计显示,江苏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清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仅外经贸系统就清理了157件政策法规,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早在2005年7月,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6市就试行“网上审批,异地出证”,省里将外资审批权下放到市级主管部门。2008年7月1日,江苏省全面下放外资项目审批权限,并将网上审批工作扩展到各省辖市及6个县级市。从此,13个省辖市以及这些县级市新设总投资1亿美元以下的外资项目,在当地外经贸局就能办理全部审批手续。
去年5月,江苏省发改委制定出台《进一步做好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下放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权限。总投资1亿美元及以上、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或允许类项目,5000万美元以下的限制类项目,由省发改委核准;总投资1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或允许类项目,市及县发改部门就可以核准。
提高行政效能,降低企业成本,换来的是外资特别是外资大项目投资热情的再度点燃。去年,全省实际到账外资单体项目平均规模达到1200万美元。
纠正偏差再造外资新优势
理性看待“入世”十年路,作为世贸新成员,我国在参与国际经贸博弈中也有失误。专家举例,由于对外资准入门槛规定等方面还有不大符合世贸规则的地方,从而给一些成员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留下了把柄。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方面,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欧美,浪费了不少外交资源。这种偏差,也给江苏的利用外资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江苏而言,利用外资要继续保持优势,必须在总结“入世”10年得失的同时,针对新形势拿出新方略。
当下,世界经济复杂多变。一方面,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疲软,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全球直接投资又出现活跃迹象。专家分析,技术创新的周期与经济繁荣周期呈“逆相关”关系,每轮经济危机都会催生一次新的科技革命,新的投资方式将大量增加,并购等非绿地投资现象必将大规模出现。2009年以来,江苏发生的外资并购项目数已占历史累计的三成,并购协议外资更是达到历史总量的五成多。
今天的江苏,凭借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全面系统的产业配套、逐步提升的承载能力、日益扩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日益国际化的理念和规则,相信一定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再造利用外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