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载人航天: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雄心壮志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太空,人类未来的疆域——载人航天的发展,已把中华民族带入了全新的发展平台

    虽然乘坐神舟六号登上太空只是两个人,却预示着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已踏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从“五”到“六”,不过一个小小的数字增加。而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大步。

    “它标志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进入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新时代。”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说,科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到的情况,需要人的直接干预。所以说,航天员的参与将使空间科学实验实现质的飞跃。随着下一步交会对接、建立空间实验室等工作的逐步展开,广袤无垠的太空,将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

    陆、海、空、天是人类活动的四大疆域。历史上,每一个新疆域的早期拓展者,都在当时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无可匹敌的优势。载人航天,已使我们国家的发展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起点上。

    “人类已经迈入太空时代,但是,人类的太空探索才刚刚开始。”顾逸东说,太空为人类提供了高度、微重力、超高真空、无限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当然,还有更多的不知有多么广丰富的空间资源,可以肯定,人类会最终离开地球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来自太空的支持。当你手持遥控器在几十个频道间换来换去寻找合意的电视节目时,当你收听明天的天气预报时,当你在打电话或上网时,你已经在享受来自太空的服务了。而你餐桌上的可口的菜品,你生病服用的疗效显著药品,都有可能有来自太空的背景。

    发展空间技术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发射到空间轨道上的航天器已有4000多个。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说,中国的发展,也从航天事业中获益匪浅。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今天,通信卫星已被广泛用于电视、广播、长途电话、电视教育、金融、电力等部门,几乎每一位中国人,都在不同方面享受着卫星带来的文明和方便。

    自1987年以来,有800多个品种的植物种子乘坐我国发射的返回式卫星进行了太空育种试验,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系和新品种。

    新药品、新材料、新物种……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目前,已有1800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于电视转播、纺织、石油、交通运输、医疗等行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如果没有‘两弹一星’等大工程的带动,就不会有卫星通信、航天遥感、微电子等行业的发展。”王永志告诉记者,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太空资源是无穷的。

    载人航天,使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了一个更高的起点和无限的可能。(完)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