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科学发展观谋划发展,坚持开放,遵循规律,找准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重点突破
发展必须要有开放的视野。引进一个先进企业,不仅可以引进资金、人才,聚集人气,还可以引进世界最前沿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方式,拉动就业,提升自身的发展层次。
大名鼎鼎的英特尔落户成都,就是四川人抢来的一个“机遇”。
成都市刚开始与英特尔接洽,甚至还不知道如何与这样的跨国巨头打交道。在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中,成都一度“出局”。郝康理,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在其任成都市副市长期间,参与了英特尔项目的谈判。谈起英特尔落户成都的曲折过程,他十分感慨:“英特尔来考察时,拿出一份有上千个问题的单子,其中甚至细到‘工厂运行后,附近的鸟儿往哪里去?’而成都正是凭借细致的工作、艰苦的努力,打动了英特尔。”
英特尔落户后,一期工程尚未完工,就决定追加投资。英特尔入川带来了明显的集聚效应,中芯国际、友尼森、必盛、美国芯源等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先后落户成都。人才富集,科技基础雄厚,投资环境好,更多的跨国公司发现了四川这块西部热土的魅力。目前,已经有101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产业带动作用较强的项目相继入川,推动了四川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四川,国家布局了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和军工企业,而民营经济历来是四川的弱项。省委、省政府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乐山曾是国有企业很集中的城市。市委副书记罗建安告诉记者,目前乐山的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全市工业企业中85%是民营企业,乐山GDP的65%、税收的75%都是由民营经济创造的。
在装备工业发达的德阳市,民营企业川油宏华公司研发的数控钻机,今年实现了石油钻机出口美国“零”的突破,这在我国整个装备工业领域是为数不多的。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站在超五星级的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透过巨大的玻璃屋顶仰望蓝天白云,真的很难相信,这座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设计的庞大建筑,出自民营企业家的手笔。
在四川各地,到处都可以感受到民营经济的成长。到去年底,民营经济增加值已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1%。
四川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全省人口的69%是农民。尽管去年农民增收幅度较大,但人均收入还是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356元。只要农业不强,农民不富,四川经济就走不快,也走不远。
省里确定了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的发展思路,千方百计为农民办实事。四川是全国最早为农产品开通绿色通道的,只要是整车鲜活农产品,无论淡季旺季,不管什么品种,一律免收过路费;劳务川军的打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省里决定两年培训千万农民工,去年已经有500多万农民工接受了培训。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今年省里计划把本级财政新增的9000多万元全部投向农村,比过去多年平均增加了一倍。
来到峨眉山市的新坪乡净安村时,运销大户正把村民刚收下来的苦瓜装上车。这个村的多种农产品都是靠协会销售出去的。食用菌是村里最大宗的农产品,一年产量有4000多吨。村党支部组织食用菌大户成立了协会,出面联系原材料,联系客商,联系车皮,一袋袋食用菌实实在在变成了乡亲们兜里的钱。按照上半年的势头,今年全村人均收入可突破5000元。
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四川发展农业的另一个重要抓手。峨眉山加工茶叶的竹叶青集团,资阳加工生猪的四海集团……一大批有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