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首次在长江下游运行数字智能化航道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5日   来源:工人日报

    快捷准确的电子航道图、先进的海事监控系统及导航设备、GPS全球定位系统,这是记者日前在长江南京至浏河口(简称南浏段)航道采访时见到的。江苏航道局曹成局长表示,一条数字化、智能化航道已在长江下游显现雏形。

  近几年,长江航道局坚持“科技兴航”战略,重视科技在航道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不断提高航道生产的科技含量。以航标来说,以往灯光弱,穿透力不强;材料和性能落后,航标被碰损、打翻的事儿时有发生。如今采用了新型PE材料、太阳能电池、雷达应答器、遥测遥控系统等新技术,并对雷达电源做了单独配置,实行海事、导航、航道三位一体全方位部署,大大增加了航道的科技含量,提高了航标的助航性能。

  在航道测量方面,以往测量航道水深主要是使用超声波测深仪和人工量水来完成。若要绘制一张航道图,起码得三四人用将近一周的时间,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贻误时机。往往是航道图出来了,可航道又变化了。现在建成了GPS(C)级测量控制网,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只需将测量船开到航道上走一个来回,即可自动测出航道图,不仅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测量的精确性,而且现场指挥可根据航道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 据了解,这些现代科技在应用方面很多都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至今年年底,长江南京以下航道将全面运行航道信息管理系统。(记者张宪)

 
 
 相关链接
· 长江口至南京深水航道贯通 10万吨级海轮可直通
·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航道管理办法》的决定
· 访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长江下游航道迈向现代化
· 长江下游430余公里“水上高速公路”建成
· 长江形成300公里“数字航道” 信息实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