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吉林省召开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现场会,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各地农业主管及涉农部门领导齐聚松原市长岭县,围绕“三增”(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部署春耕生产,交流资金落实、结构优化、订单种植经验。40多位农业专家在农民家门口挂牌接受咨询,现场为农民“开方”解难、出招献策;300多家农资企业将优质春耕物资送到农民手中。
去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农业总产值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516亿斤和10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8.8%,达到3264元。今年,吉林省制定的粮食总产量、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分别是:530亿斤、1250亿元和3460元。为在高起点上实现“三增”目标,省委、省政府把备耕春耕当作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
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省计划投入春耕资金70亿元,目前已筹集68.6亿元,比上年增加近5亿元。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省财政筹措专项资金达2.5亿元,用于生物防治玉米螟、测土配方施肥、集中统一灭鼠、大中型农机具购置等补贴。
围绕市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全面优化种植结构,促使种植业效益最大化。由于市场和全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有力拉动,去年秋季以来,部分农产品价格还有较大幅度上升,市场购销两旺。针对这一可喜局面,各地积极引导农民扩大优质高效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组织调集各类良种2.32亿斤。目前,全省已落实粮食种植面积6850万亩,比去年新增50万亩。
扩大订单面积,让农民种放心田、增收田。今年1月15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刚结束就召开了有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民代表参加的农业订单工作会议,当时就签下订单种植面积268万亩。入春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昼夜兼程组织协调、牵线搭桥,不仅促使省内4600多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民“喜结连理”,而且还积极和天津、北京、上海等市和韩国的政府及相关企业沟通,把种植订单签到了省外、国外。目前,全省已落实农作物订单种植面积3500多万亩。 (记者刘亮明、肖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