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17日在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会议上介绍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三年下降,2003年、2004年连续2年减少5000多人,2005年减少8339人,万车死亡率从2003年的10.8降至2005年的7.6。今年一季度,全国道路交通事故除受伤人数略有上升外,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刘金国说,2004年4月15日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以来,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特大交通事故,全面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各项工作措施,努力解决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
——大力整顿机动车驾驶人队伍,预防事故的第一道防线得到加强。各地取消了1900多所不符合条件的机动车和拖拉机驾校,清退了9700多名不符合条件的教练员,重新培训、考试了4500多名考试员,教育考试了300多万名交通违法记分达到12分的驾驶人。2005年,全国1年以下驾龄驾驶人肇事起数和致死人数,同比下降20.7%和16.1%。
——持续整治道路通行秩序,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有所下降。各地共查处超速505万起、客车超员85万起,因超速、客车超员导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3%和15.9%。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300多万辆,卸载货物2000多万吨。
——大力整顿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得到强化。2005年,营运车辆肇事起数和致死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3%和6.1%。限期整改了1091家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吊销了234家达不到整改要求的企业经营许可证。2005年,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肇事起数、致死人数分别下降3.2%和15.1%。
——全面整顿机动车生产和改装企业,车辆生产进一步规范。全国共更正了12批次265万辆“大吨小标”车辆,查处车辆非法改装案件2000多起,取缔非法改装企业980家,查扣没收非法改装车辆和设备1670台套,强制报废机动车67万辆。
——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道路安全通行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国共投入资金65.6亿元,改造行车安全隐患21万处6.1万公里,治理了59处部级督办的危险路段。
——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群众的交通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交通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各地对98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作出了处理,给654名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对94名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
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6起85人死亡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17日在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4月份以来,在短短12天之内连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6起,造成85人死亡。
在此次会议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对今年发生的17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暴露出以下问题:一是非客运车辆违法载客严重。二是客运车辆超载行为有抬头趋势。三是车辆超速现象仍较突出。四是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对驾驶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和监管不到位。五是运输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六是危险路段没有及时整改。
针对近来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状况,李毅中建议应采取以下措施:
——严厉打击非法载客违法行为。
——加强驾驶员素质教育,严格培训、管理,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
——深入开展治理超限超载活动。
——落实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加强危险路段的整治。对急弯、陡坡、视距不良等主要隐患加快治理,增加警示标志标线等安全防护设施。尽快修订公路设计规范,加强农村道路管理。
——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专项整治。对液氯、液化石油气、液氨、剧毒溶剂等重点品种的道路运输加强整治,继续指导重点地区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全监控体系,防范翻车泄漏事故。
——加强宣传教育,警示和教育全社会提高遵章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