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姚润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截至5月10日统计显示,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44亿亩,较多年同期平均偏多36.3%,其中水田缺水1376万亩,旱地缺墒1.44亿亩,有1404万人、1155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为此,国家防总11日要求旱区各地要充分认识当前干旱的严峻形势,摒除麻痹侥幸靠天等雨心理,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思想,切实加强领导,继续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投入抗春旱工作,保证旱区群众饮水安全和春播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介绍,进入5月份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虽然出现较大范围的降水过程,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和,但东北西部、华北大部以及西南南部重旱区仍无有效降水,旱情还在持续。西南地区4月下旬出现较大范围降水过程,前期旱情严重的滇、滇东南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和,但滇西北基本无有效降水。5月1日以来,云南省又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旱情再度发展。
据气象预测,近期北方大部和西南旱区仍无大的降水过程。国家防总要求,要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组织群众抢修抗旱应急设施,千方百计增加抗旱用水;要加强抗旱水源的科学调度和管理,进一步落实抗旱预案,保证春播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重旱地区要因地制宜,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加大耐旱作物的推广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强旱作农业技术和节水技术的指导和应用。人畜饮水困难地区要把保证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解决群众的饮水困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