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日前连续推出重大举措,支持农村教育:从今年开始,城镇中小学教师聘为高级教师,要在农村学校任教1年以上;推荐150名免试公费研究生,到16个扶贫重点县的学校支教服务5年;地方师范院校将专门培养回农村任教的老师;农村中小学教师享受当地政府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等,逐步形成资金、校舍、师资等全方位的农村教育支持体系。
近年来,扶持基础教育,让农村孩子读上书、读好书,一直是广东“反哺”农村的重要内容。2001年,广东就创造性地推出“3亿元”政策,对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农村家庭子女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让很多辍学的农村孩子回到了课堂;去年又决定每年安排4.88亿元,对这些学生给予生活费补助,是为“两免一补”。去年秋,广东投入5亿元,首先在16个扶贫重点县农村试点免费义务教育,133万农村学生受益。从今年秋开始,将免费义务教育推广到全省农村,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两年,惠及960万农村孩子,一下子投入11亿元。
广东省提出,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更注重质量、结构和效益。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破旧房舍、超大班额、落后设备、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让读上书的农村娃娃进一步读好书,广东又马不停蹄地开展了“五项工程”:学校生活设施改善工程、班额工程、中小学“新装备”工程、农村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工程和“强师兴教”工程。(记者贺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