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拟成立首只专项用于扶贫事业的产业投资基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1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5月14日电(记者穆东 李来房 胡泽伟)为解决扶贫资金短缺问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倡议在中国成立首只专项用于扶贫事业的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基金已进入申报、审批程序。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田瑞璋在此间召开的"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上说,中国扶贫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但目前的扶贫工作遇到新的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扶贫资金短缺。

    "扶贫开发协会的专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贫困地区不是没有资源,也不缺人力、环境、项目,缺的是资金。"田瑞璋说。

    统计显示,到2005年末,中国有农村贫困人口约2365万人。2001年至2005年中央财政累计预算安排扶贫资金572亿元,年均增长6.45%。财政扶贫资金有限,而中国金融信贷对扶贫的支持也不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乡镇基本没有网点。

    要加快扶贫步伐,必须通过"特殊"渠道吸纳、积聚社会闲散资金用于扶贫。因此,将产业基金引入扶贫事业被不少中国扶贫专家寄予厚望。

    "扶贫开发产业基金既是追逐利润的开发基金,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因此这只基金应该享受当前证券投资基金所享有的特殊优惠,即免除所得税。"田瑞璋说。

    专家预测,如果特殊优惠获批,这只基金可望产生较高的回报率。如果将回报的一半返还给投资者,另一半投入扶贫事业,将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据了解,为防止扶贫基金变成"腐败基金",基金的管理权、分管权、托管权将"三权分立",并通过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从制度上有效控制风险,杜绝腐败。

    目前,基金仍在申报过程当中,但一些企业界人士已对基金的"出笼"充满期待。

    有专家分析认为,扶贫开发产业基金无疑对投资者有较大吸引力,也必将对中国扶贫事业起到推动作用,但目前依然存在影响基金顺利获批的障碍。一方面,中国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法律尚未正式公布,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同时,发起基金的单位的资质条件需要有自主投入基金,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是扶贫单位,要自筹这笔资金有难度。另外,政府是否能允诺这只基金在专项用于扶贫开发的过程中享受优惠的税收待遇,也是基金能否获批的关键。(完) 

 
 
 相关链接
· 中国扶贫基金会2005年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资1.65亿元
· 国务院扶贫办:农村贫困人口01年到05年减少562万
· “十一五”期间全国扶贫工作将采取七条主要措施
· 我国4.51万个贫困村已完成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建设
· 我国扶贫工作进入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重的阶段
· 我国确定“两个基本”为“十一五”扶贫开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