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5月26日电(记者 戴浩 杨玉华) “早也盼、晚也盼,股权证书拿到手里真好看。”5月26日,在合肥市长淮街道社居委企业股权认证大会上,失地农民何章德拿到大红的股权证书后,激动地跑到主席台表达了上述心声。
他的“意外”举动立即赢得了在场其他失地农民的热烈掌声。对于该街道1303名失地农民来说,今天拿到的股权证书将是他们今后生活的重要保障。
因为城市建设征地,合肥市长淮街道社居委现有失地农民5000多人,其中1303名失地农民在社居委的企业工作,随着长淮街道所在的新站开发区开放开发,这些企业必须拆除,在此上班的失地农民一下子面临下岗,断了生活来源。
农民失地又无岗怎么生存?长淮街道社居委经过深入走访考察,决定依法把原集体企业进行重组改制,新成立长淮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将企业净资产的65%作为个人股划给1303名失地农民,具体由选举产生的31名股东代表行使权利和义务;净资产的35%作为集体股,由长淮街道社居委作为股东,以维持其正常运转。这一做法既考虑失地农民的实际利益,又考虑到社区事业的正常开支,做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有机兼顾。而且失地农民股权可以世代继承,不仅让失地农民吃下了定心丸,而且在企业获得效益的前提下可以世代分红。
“有了股权,只要企业有效益就能世代分红,我们这些失地农民的生活也就有保障了。”失地农民刘常华高兴地说。
长淮街道工委会书记刘大清认为,引入市场手段,对社居委集体企业改制,让失地农民变身为股东,可以从根本上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为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又一条新的保障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