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西藏退牧还草保护高原生态 禁牧休牧达1.12亿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1日   来源:人民日报

    6月的羌塘草原,时而艳阳高照,时而雪花飘飘。记者驱车来到那曲县罗马镇十四村禁牧区,放眼皆是密密匝匝的蒿草,与非禁牧区形成了鲜明对比。县农牧局副局长刘英宝告诉记者,与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前相比,禁牧区内的蒿草已高出1厘米,两年来全县累计有2193户农牧民受益。

    西藏的退牧还草工程始于2004年,先在那曲、比如、改则三县进行试点,对生态脆弱区和严重退化的草原区全面推行禁牧制度;对尚在退化的重点放牧场,在牧草返青期和籽实成熟期推行季节性休牧制。同时,大力推行半舍饲,实行季节性轮牧和阶段性休牧,鼓励农牧民改变经营方式,引导草地畜牧业由放牧为主向舍饲放牧相结合过渡。迄今,已在3个县落实草地禁牧、休牧面积130万亩。从去年起,西藏借助国家资金扶持,开始全面实施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的布局和实施安排以藏西北为重点区域,目前已实施的项目集中在12个县范围内,2005年退牧还草800万亩。今年再次扩大项目实施范围,第一批退牧还草900万亩。计划在2010年前,这项工程涉及36个县,总投资64亿元,规划禁牧、休牧面积1.12亿亩。

    退牧还草工程涉及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为此,西藏自治区政府及时向项目区的农牧民发放饲料粮补助,加强对农牧民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群众从事第三产业,解决草地禁牧、休牧后牧区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有效调动了农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场的积极性。

    为推进退牧还草工程,西藏大力推行天然草地综合治理技术,采取围栏封育、施肥灌溉、补播草种、灭鼠灭虫灭毒草等措施,恢复草地植被。同时,加快推行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继去年在16个县全面开展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试点以后,今年又在26个县铺开。

    退牧还草工程初步遏制了项目区内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据测算,禁牧、休牧3年后,项目区草地植被覆盖度可提升30个百分点左右,产草量可提高60%左右。(记者徐锦庚、郑少忠) 

 
 
 相关链接
· 西藏将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四大环保工程
· 西藏环保及旅游等部门积极保护青藏铁路沿线环境
· 环保志愿者清理西藏扎什伦布寺白色垃圾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藏乡村涌现致富领头人
· 西藏施行禁止无证采集或在禁采区采集虫草的规定
· 西藏农牧区太阳能光电设施取代传统制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