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刘铮)今年前五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3%,增幅比前四月加快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3.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月度形势报告说,今年前五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443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658亿元,增长21.8%。
从行业看,煤炭投资同比增长63.9%;电力增长18.4%;石油天然气开采增长8.3%;铁路增长93.8%;钢铁增长13.7%。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截至5月底,全国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51019亿元,同比增长26.9%;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6293亿元,增长23.6%。(完)
坚决遏制投资过快增长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刘铮)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称,今年前五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3%,增速比前四个月加快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3.9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30%以上的投资增幅,是近来少有的。
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明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
投资的过快增长,一直有深刻的体制原因,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些企业追求短期效益,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等等。但当前非常突出的一点是,投资得到了过快增长的信贷的强力支撑。
就在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五月投资数据之前的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运行数据。今年前五月,全国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783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逾七成。其中,5月份新增贷款2094亿元,同比多增1005亿元。
当前各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上更加重视提升资产收益和股东回报,增加贷款的动机较强。一些银行贷款发放讲求 “早投放,早收益”。更为突出的是,有些银行的分支机构间接地相信了地方政府的担保,有的项目虽然是民间投资者出面,但背后有政府担保因素。
地方政府盲目攀比速度,投资冲动较强是问题的症结,货币信贷相对宽松、融资成本较低则提供了资金支持。如果这种势头继续发展下去,短期看会加大国内能源和资源的供求压力,影响宏观调控成果,加大经济波动风险,长期看则会进一步扭曲消费投资结构,积累金融风险,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们必须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坚持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严格执行技术、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坚决制止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严肃查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从严控制新上项目,特别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严格控制城市建设规模。认真落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各项措施。
同时要进一步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继续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把握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节奏,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