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成专利申请大国 近半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有“制造”无“创造”:我国99%企业没有申请专利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李菲、邓卫华)“中国制造”已经延伸到世界的绝大多数市场。但截至目前,我国99%的企业既没有申请国际专利也没有申请国内专利,国内许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水平不高,应对知识产权纠纷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待加强。

    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一些企业甚至靠仿造和假冒生存。

    “与之相对应,我国很多重要的装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国的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从国外进口;我国石化装备的80%,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先进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依赖进口。许多同样的成套设备,经常是多年反复进口,造成我国机械产品进出口长期存在巨额逆差。

    我国是彩电、手机生产大国,但这两项产品的关键技术50%以上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包括电脑、DVD播放机,我国甚至连出口小小一个鼠标都要交专利费。

    据悉,2005年秋季广交会上有一个抽样统计,我国企业出口产品50%是贴牌的,29%没有商标,只有21%有自己的商标。八成国内企业或者贴牌或者没有牌,将世界产业链分工中研发设计及品牌行销等附加值较高的部分交给了国外企业。(完)

创新能力不足:我国近半数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邓卫华、李菲)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4位。然而,其中近半数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在移动通讯、无线电传输等高新技术领域,来自国外的发明专利申请占比更是高达90%以上。

    200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73327件,其中国内申请发明专利93485件,占54%;国外申请79842件,占46%。这是继2003年我国国内申请发明专利首次超过国外申请后,国内申请发明专利数量连续3年领跑。但国外申请数量仍然占据近半壁江山。

    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更是显示: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与国外发明申请在质的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以两者专利申请集中的领域分析,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我国同类发明专利申请量比例最高的领域是中药,占98%;第二是非酒饮料,占96%;第三是食品,占90%。其次分别是中文输入法占79%,污水处理占73%,特种陶瓷占64%。

    与之相比较,国外在我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则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国外向中国申请专利占中国同类发明专利比例最高的是无线电传输领域,高达93%;第二是移动通讯,占91%;第三是电视系统90%。其次依次是传输设备占89%,半导体占85%,电视零件85%,遗传工程75%,西药69%。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说,考虑到国内申请的93485件发明专利中1/3来自于三资企业,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突破方面仍然任重道远。(完)

    我国成为世界专利申请大国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李菲、邓卫华)我国正在快速成长为世界专利申请大国。自2003年以来,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连续3年位居世界首位。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日前在青岛透露,“十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量增长速度迅猛;在我国总量高达270多万件的专利申请量中,近六成是在“十五”期间受理的,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为55万多件,是“九五”时期的3倍。

    2000年我国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100万件,而仅仅过了4年零两个月,到2004年3月就突破了200万件。今年前5个月,我国专利申请量已经达到203738件。据了解,自1985年我国实施专利法以来,我国专利累计申请量有望在今年突破300万件。

    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首位相比,在3种专利中含金量最高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我国相对比较落后。200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位居世界第四位,人均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尚存较大差距。

    此外,我国商标年申请量业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完)

我国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进入高发期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邓卫华、李菲)海信与西门子商标之争、DVD专利费之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感受到知识产权纠纷带来的压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日前在青岛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已经提前进入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高发期,这比许多专业人士先前的预测提早了5年到10年。

    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呈现出五大特点:

    ——数量越来越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已提出的涉及中国企业的337条款(即侵犯美国国内知识产权)的调查数目在不断增加,已经启动的111个调查中有42个涉及中国内地和香港。

    ——规模越来越大。国外企业或组织索要的专利费用和赔偿额越来越多,动辄数以亿元计。目前中国企业已经为生产DVD支付了30亿元专利许可费。

    ——范围越来越广。从打火机、拉链和书写笔等传统产业到生物制药、数码芯片等高科技产业,纠纷涉及的产业和部门越来越多。

    ——手段越来越隐蔽。专利往往隐藏在标准和技术壁垒之后发挥作用。

    ——外国企业往往结成产业同盟对我国整个行业或主导企业提起专利诉讼,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对某些产业的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

    田力普说,针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高发的状况,国内企业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申请国内乃至国际专利,加强海外市场国际商标注册意识;与此同时,一旦遇到纠纷,应充分了解国内外知识产权法规的情况,积极参与应诉。(完)

新闻背景:知识产权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邓卫华)知识产权是指人们直接利用其知识从事智力活动,在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创造的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财富,是一种具有非物质性的财产——无形财产,是法律确认的产权。

    知识产权包含的范围广泛,其中主要有专利、商标(包括地理标志)、著作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等。其中,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与欧美一些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已经发展了数百年相比,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历史较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到1978年,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处于空白期。

    1979年到1990年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创建时期,这一阶段相继出台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重要法律法规。

    1990年到现在为发展和完善时期,这一阶段在出台反不正当竞争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新法规的同时,还对此前的3部法律进行了修改。期间,我国专利申请数量迅速增长,成长为世界专利申请大国。(完)

 
 
 相关链接
· 南京将对年度优秀专利新产品实施奖励
· 福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005年底专利授权3.7万件
· 知识产权局:我国一专利提案首次被国际公约采用
· 河南1至4月份专利申请量达2971件 同比增长31.9%
· 我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十 自主创新仍有差距
·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逐年大幅递增现已居世界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