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江苏省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推动构建信访工作大格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27日   来源:人民日报

    “绿色象征和谐与希望,蓝色象征向往与宽广,红色象征热情与活力”,江苏各地新成立的人民来访统一接待中心不仅环境优美,在内部装饰上还讲究起“色彩环境学”。江苏省监察厅副厅长邢元新说:“优美的环境可以缓解上访者的情绪,我们就是要让群众的怨气和委屈在信访第一站就得到缓解和融化。”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这是江苏构建信访工作大格局的一个缩影。

    去年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决定了信访矛盾的高发性和复杂性。江苏省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纪委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审时度势,创新工作方法,主动融入、积极推动构建信访工作大格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5年,全省信访举报出现了“六个明显下降”: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2.4%,越级信访举报下降49.3%,重复信访下降87%,集体访批数、人次分别下降53.8%、70.6%,反映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信访举报下降42.8%,反映征地拆迁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信访举报下降51.7%。

    信访进一个门,就近在家门口上访

    畅通信访渠道,拓展举报平台,是构建信访工作大格局的一项重要内容。江苏省纪委、监察厅积极配合省信访部门推动各地成立人民来访统一接待中心,实行一个大厅对外。接待中心由信访部门牵头负责,司法、城建、国土、交通、劳动和社会保障、公检法等信访重点和热点部门参与,保证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只进一个门就能得到初步解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设立督察组,进驻信访接待中心,开展督促检查。

    2004年10月,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和70%以上的县(市、区)已经建立了人民来访统一接待中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很多过去找单位能够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现在都转向了社会,进入了社区。南京市信访局因势利导,在所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都设立了信访接待窗口,社区居委会全部实施了“信访工作进社区”。

    南京承办十运会期间,建邺区兴隆街道是河西地区拆迁任务最重的街道之一,拆迁引发的信访占信访总量的95%以上。社区、街道干部共受理群众信访293件次,其中集体访135件次、2650多人次,未发生一起过激信访行为。

    各社区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分析会,分析预测信访中暴露的不安定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超前妥善化解,避免矛盾纠纷激化或酿成越级上访。针对一部分群众不知道到哪反映问题、不知道向哪个部门反映问题的情况,社区开展了信访代理工作,凡在街道范围解决的问题,3日内给予答复;在本区范围解决的问题,5日内给予答复;属于市里处理的问题,10日内给予答复。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群众把我们看做希望,我们就不能让群众失望。”这是泰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张云泉工作的不竭动力。如今,泰州不仅有张云泉,更有张云泉群体。

    泰州市规定,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每半年、市(区)四套班子领导每季度至少到各联系点集中下访一次,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每两个月赴乡镇、社区企业集中下访一次,每次下访时间不少于半个工作日;乡镇领导干部每半个月到所联系的片、村驻村一天以上,中层干部每周到联系村驻村一天以上。下访前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领导干部下访的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泰州姜堰市还将全市领导干部手机号码向社会公开,规定24小时开机,接受群众“随访”。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领导干部通过下访,可以发现带倾向性的问题,掌握治理的主动权。2003年,泰州市在下访中了解到市医药系统存在少数医务人员收受药品回扣现象,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了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活动,对33人进行立案查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3人,涉案金额近800万元,有1100多人主动自查自纠,上缴违纪金额269万元,医药购销领域的混乱状况得到有效整治,药费明显下降。

    针对增加农民负担的问题,泰州市通过组织开展“涉农信访下访月”等活动,集中时间对重点信访件逐一进村入户调查纠正,防止和杜绝了越级访、集体访事件和涉农恶性案件的发生。

    在党政干部下访中,泰州市明确“三个必去”,即群众反映问题多的地方必去,工作推进有难度的地方必去,重大政策出台可能引发利益冲突的地方必去;落实“四个必包”,即各级领导干部对接访问题必须包调查、包处理、包反馈、包落实。

    今年3月21日,江苏省纪委在泰州召开现场会,要求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重点抓责任体系,建立一整套制度来强力推进下访工作。省纪委、省监察厅一位同志指出,实行干部下访,机关干部对基层特别是对困难群众的疾苦加深了了解,从而激发了自觉改进作风,求真务实为民的强烈责任感,而且提高了处理复杂问题和为民办实事的能力。

    完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

    构建信访工作大格局,必须强化信访事项大督查。去年,盐城市通过公推公选,产生了17名信访督查专员和助理,进驻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办公,专司信访工作督查职责,包地区、包部门,有力地促进了信访事项的解决。

    盐城市把2004年作为“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攻坚年”,重点解决问题复杂、涉及面广、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信访积案;越级赴京上访、到省集体访和到市重复上访达3次以上的信访问题;经多次处理未果、信访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信访老户;涉及几个地方或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造成重大影响的信访问题,实行市、县两级纪委班子成员挂牌督办,以信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和停诉息访为标准,落实责任制,要求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市、县两级纪委共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254件,一些多年的信访老户停诉息访。

    信访问题的发生,有不少是干部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引起的。近两年,盐城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对全市257件赴京到省上访进行了责任调查,共有23个责任单位和68个相关责任人受到不同形式的责任追究,7个单位被通报批评,16个单位向上级党委、政府作出书面检查,11名工作严重失职的党员干部受到党政纪处分,23人被诫勉谈话并责令作出书面检查,30人受到批评教育,4人受到组织处理。

    江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信访工作中争相创新。宿迁市对少数上访“专业户”实行“信访事项听证终结机制”,一举使32个老上访户息访。连云港分析发现有34个村的信访总量占全市农村信访总量的41%,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治理。

    泰州、盐城、宿迁、徐州等市已把信访工作作为培养后备干部的新课堂,规定要到信访部门工作3个月以上,切实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神圣理念。(记者 龚永泉)

 
 
 相关链接
· 吉林省人事编制部门决定一年开展两次接访周活动
· 国家信访局局长: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 中纪委、监察部信访举报工作联系点座谈会召开
· 黑龙江肇东建立领导包案解疑难信访长效工作机制
· 上海市成立信访学会探索信访规律破解信访难题
· 山东出台信访事项听证办法 不服处理可要求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