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河南省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 200万人受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28日   来源:人民日报

    47岁的裴爱莲是河南省渑池县果园乡毛沟村的一名特困农民,11年前,丈夫毛保军患骨质增生压迫脑神经突然丧失劳动力,全家一直住在沟里的两间小屋里,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几年,裴爱莲脸上逐渐有了笑容。前年,政府拨款3000元帮她家建起了三间宽敞的平房,给孩子免除了学杂费。去年,政府又将给她的特困户救助转为低保,每月家里3口人能领到6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裴爱莲说:“农村信用社给低保户每家办一个存折,想哪天取就哪天取。你看,俺存折上还有4个月的钱没动哩!”

    和裴爱莲一样,河南全省的特困农民今年将可以享受低保。河南省政府近日下发《关于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村居民,都将享受低保。

    随着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全省农村原有的153万特困户救助对象从7月起也全部转入农村低保范围。

    初步确定,今年底全省享受低保的农村居民人数为200万左右,以后还将逐步扩大救助范围。

    按照《通知》,河南农村低保从7月开始执行每人每月不低于20元的补差规定。具体标准由各地政府参考当地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等因素进行确定。实施农村低保所需资金由省、市、县(市、区)财政共同负担。省财政每人每月补助10元剩余部分由市、县(市、区)财政负担。其资金发放由乡镇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货币形式按季度发放。

    按照规定,农村低保制度实行属地管理。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所在地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村委会调查后报乡镇政府初审,最后县级民政部门审查发证。办理过程中,申请人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人均补助差额等情况,还要在其居住地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河南还将因艾滋病导致生活困难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全部纳入当地农村低保范围。艾滋病致孤人员、艾滋病导致的单亲家庭按照政策就高的原则,享受一种救助政策。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村民,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按照五保供养政策执行,不重复救助。

    据河南省民政厅低保处处长李长训介绍,河南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始于2003年10月。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县级财政,但由于县级财政普遍困难,多数地方救助资金难以落实。为使农村低保救助工作制度化,2005年起在郑州、焦作等地开展农村低保试点工作,目前已有24.8万户、48.5万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去年支出低保金8075万元。(记者曲昌荣)

 
 
 相关链接
· 北京市农村低保标准将每年调整做到“水涨船高”
· 海南省政府投入3000万元作为农村居民低保资金